【大唐美 工人美 劳动美】新能源公司:“金牌技工”炼成记
来源:
作者:郭静雯
日期:2023-10-09

       他是探微索隐的“风机医生”,以精湛“医术”护航机组安康;他是驰骋赛场的“金牌技工”,以满腔热情在技能精进的道路上一往无前。他就是新能源公司检修中心机控车间组长曹桢。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三届风力发电运维职业技能竞赛中,曹桢代表集团公司参赛,在决赛中杀出重围、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荣获“金牌技工”称号,其竞赛成绩位列集团公司所有参赛选手中第一名。

成长 在细节中磨练技能

       2017年,刚走出校园的曹桢被分配到新能源公司沟掌风电场。在人才密集的新能源公司,专业不对口的曹桢并不占优势,但他总有股不服输的劲头。

       面对风电行业,曹桢就像一张白纸,他从最基础的学员做起。起初,系统图、风机原理都看不懂,他便一头泡在“黄金屋”里拼命汲取知识的养分,另一头扎进生产现场,用脚步丈量每一个提升专业技能的空间。他总是白天跟着师傅学,抓住一切机会向师傅们请教,学习更多绝招,晚上回到宿舍自己学,抓紧时间看图纸、查资料、做笔记,一门心思要把技术学好。从理论学习到日常巡检,从熟悉现场设备到简单操作设备,从处理缺陷到主动参与抢修,但凡能够学到新知识,他都会不会放过。“曹桢是个踏实的小伙子,遇到问题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肯定会有大出息的。”带过他的师傅都这样评价他。

进阶 在实干中突破创新

       入职没多久,听到闻喜茨庙风电场生产准备要抽调人员,曹桢第一个报名。

       生产准备任务繁重,系统图、规程、标准票的编制,设备出厂说明书、图纸、台账的准备,与厂家沟通运行设备、操作、故障处理等。曹桢深知这也是学习的好机会,别人认为枯燥乏味的工作,他却干的乐此不彼。一有空闲时间就泡在生产现场对照图纸学,揪住师傅问,亲自上手干,日积月累,他不仅熟悉掌握了升压站内的设备原理,更是对风机大大小小的故障处理了如指掌。“入职没两年,就当上了班长,真是了不起。”“这些都是师傅们教得好。”听着老师傅们的夸奖,曹桢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

       新能源公司推行自主检修以来,一下没了风机厂家的支援的凌云口风电场,好多人一时不知所措。曹桢却觉得这是个发挥他特长的好时机,“终于能大显身手了。”他带领班组人员,结合风场现状和风机实际,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白天争分夺秒加油干,晚上挑灯夜战做总结,摸索出一套适合风场的自主检修模式。“自主检修减少了中间沟通的成本,能使风机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抢发每一度电。我们在凌云口风场自主维修风机主站PLC共计8台/次,维修、更换风机变频器9台/次,初步估算为公司节省费用20多万元。”说起自主检修这件事,曹桢满脸自豪。

       在一次次的风机定检中,一次次的处理故障中,曹桢的技能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也迅速成长为风电行业的“行家里手”。

奋斗 在共进中蝶变升级

       和所有“逆袭”的故事情节如出一辙,从零基础的草根到技术大拿,圆梦之旅加注了近乎顽固的执着和不要命的拼劲。

       今年6月,曹桢接到了参加全国第三届风力发电运维职业技能竞赛的通知,他便按照竞赛范围准备起来。7月以来,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集中训练,进一步打磨自己的技能水平。

       “辛苦是肯定的,但我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清晨6点到凌晨1点,一天19个小时的学习,一沓沓密密麻麻的草稿纸,一管管用空了的笔芯,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模拟考,换来了6本理论书籍的烂熟于胸。

       “实操训练中,老师会给我们出题,金风2.2MW机组塔底故障的处理,要在规定时间内保证准确性的完成。”在实操训练中要求40分钟内完成的,他就强迫自己必须提前至少10分钟完成,没有按时完成,就加练一次。在老师讲解时会仔细记录,在训练完毕后反复研究、举一反三。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一项项训练速度的提升记录着曹桢的一次次进步。

       仿真训练没有捷径可走,就是苦练加巧练、勤奋肯钻研。在每天的训练结束后,曹桢在临睡前脑海就会不由自主的思考当天训练时哪些细节需要改进,哪些步骤应该完善,在第二天训练时加以改进。

       9月19日,正式比赛开始。理论比拼游刃有余,旗开得胜;实操环节沉着冷静、积极应对;仿真环节发挥优势、再下一城。曹桢不负众望,一举夺冠。“等真正上了赛场时,紧张是真紧张,但通过前期的扎实训练,会让我心理特别有底”,谈到比赛时的情景,曹桢说到。

       谈及未来,曹桢坚信,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他将步履铿锵,不懈奋斗。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9 14: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