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建立能耗双控机制进行了战略部署。在“双碳”目标任务引领下,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构建“源网荷储”新型电力系统,将是电力能源的改革发展大方向。营销公司立足电力营销核心业务,充分利用“售电+”优势,挖掘自发自用比例高的工业用户,努力打造“分布式光伏+储能+用户”源网荷一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坚持党建引领,牢记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使命担当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锚定“双碳”目标、能源安全、电力保供,凝聚支部党员力量,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勇担央企使命担当。立足电力能源营销工作,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看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准电力营销工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时刻关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和地方发改能源等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和指导意见,紧盯政策动态,把准方向,服务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升电力系统整体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把准定位,提升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核心竞争力
牢牢把握国资央企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两个途径”,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三个作用,在服务于集团公司“二次创业”,服务于云南公司建设“发展旗舰企业”“效益领航企业”、打造“质效卓越”的区域公司工作中,融入云南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改革,进一步明晰能源营销公司“售电+综合能源服务”的职能定位,扛牢央企三个责任,持续深化市场化、专业化改革,更好地发挥“源网荷储”连接客户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多做贡献。
坚持提高站位,筑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大营销格局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集团公司对电力营销的改革也不断在调整,2017年成立区域营销公司、2022年成立集中报价中心、2024年更名为市场交易运营中心。能源营销公司作为专业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承担市场化改革的使命任务。面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诸多挑战,营销体制仍将不断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近期,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力市场交易行为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不得利用‘发售一体’优势直接或变相以降低所属售电公司购电成本的方式抢占市场份额”等八个不得,对营销公司职能定位提出了更苛刻要求。当前,区域公司营销部的管理职能、交易运营中心的现货管理职能、营销公司专业公司职能和各发电企业发售一体分设情况下,必须站在区域公司一盘棋的高度,统筹协作分工,畅通信息渠道,构建“大营销”格局,增强市场影响力、话语权。
坚持健全机制,增强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市场适应性
当前,能源供给正由集中开发、大范围统一输配,逐步向区域自平衡和跨区域优化配置并重转变。新能源市场化改革的趋势,也正朝着建立灵敏反应市场供求、合理保障企业利益、鼓励灵活性电源参与系统调节的多重价格机制。特别是2024年11月整月的现货市场试运行之后,2025年将面临更长周期连续的现货运行,决策的科学性、响应的及时性、操作的灵活性,对营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必须建立充分授权赋能机制,必须建立更加完备的风险防控机制,才能更好地适应新一轮电力市场化趋势。
坚持科技引领,提高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化水平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对售电公司在数字智慧、综合性服务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售电公司要抓住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综合服务保障的发展方向。源网荷储贯通的大数据需求,电力市场交易从中长期到分时、现货的发展方向,均对智慧营销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强大的算力、精细的算法。一要以“数字大唐”“数字云南”建设为契机,搭建好“智慧营销”平台建设。二要以营销业务为纽带,主动承担云南省能源数字化建设任务,构建“云网荷储”数字化转型生态圈。三是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充分运用“售电+综合能源”模式,开展智慧能源、分布式光伏、零碳园区专业化服务,为用户提供清洁、低碳电力,同时降低用户用电成本。四是以内部管控为需要,健全以“四基建设”为重点的业务流程。
坚持强练本领,增强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队伍能力。
提升政策运用能力。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部署各地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年底之前,各省区将陆续出台,必须做好应对措施,在电源侧方面,要实现从传统的电量日分解精细转化为分时电量计划的分解;在用户侧方面,要掌握用户用电规律,积极建议用户合理利用峰谷时段价差,实行错峰用电,同时建立用户用电曲线,更好地指导电源侧日发电计划。
提升市场适应能力。要用好云南公司作为省内电力市场委员会成员地位,积极争取参与电力市场有关规则的制定,反映企业诉求,维护企业在电力市场中合法权益和公平待遇。要深入研究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和辅助服务交易规则,模拟演练不同边界条件和应用场景下,不同的市场主体情绪反应、敏感程度、响应速度,结合集团公司有关要求和企业实际,增强应对市场变化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要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做好极端情况下市场风险预判,不发生重大风险损失事件。
提升电力系统专业能力。要在熟悉传统电力系统专业基础上,跟进学习新型电力系统在电源、电网、负荷与储能形态和格局都加速演变情况下,新型电力系统在平衡理论、安全稳定特性、成本优化和疏导机制等方面将发生深刻变化,了解专业迭代、技术革新和管理变革,掌握新形势下经济运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