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设备调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风机正常、高效运行至关重要。滇东新能源事业部的风电事业如火如荼,离不开一群默默耕耘的风机设备调试人员,锦屏西风电项目部负责设备管理的蒋喜便是其中的代表。
岗位变换,追求卓越补短板
蒋喜来自四川,2011年毕业后选择扎根美丽的七彩云南,开始了他的风电生涯。蒋喜有个习惯,那就是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好学的态度,拥有一颗追求卓越的心。所以在从事风电运维的日子里,他掌握风机运维知识的速度比其他同事快,毕业没多久便成为了大家眼中的运维小能手。
后来,他从生产运营工作转岗至工程建设部,并被安排至锦屏西项目部负责设备管理。由于工程建设工作经验不足,加上对项目部工程建设进展不够熟悉,刚到项目部的那段时间,蒋喜感觉非常吃力。
可是再多的困难也阻止不了他追求卓越的心。每次从项目现场回到宿舍,其他同事已经筋疲力尽,只想躺在床上大睡一觉。而蒋喜却像打了鸡血一般,不言苦不言累。要么在中控室熟悉设备界面、了解设备运行状态,要么在办公室里查阅资料、学习风机设备图纸。
“现场是学习技术最好的地方。”蒋喜一有时间就去现场,与施工建设人员交流请教。基建期间设备厂家会到现场指导安装调试,蒋喜认为那可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自己岂有不抓住的道理。跟着厂家人员外出调试,他的问题总是不断,询问设备的调试技巧和投产运行后的注意事项等各种问题。他还经常主动参与调试,将能力真正学到自己身上。
时光不负有心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蒋喜在工程建设和设备调试方面已经成为内行,就连设备厂家遇到疑难杂症也会首先向他请教。
工期如令,风雨兼程提效率
“工期就是命令,工地就是战场。”锦屏西风电项目遇到专题办理耗时较长、少数民族繁多征地困难、环境保护难、地理环境恶劣和大件运输困难等诸多问题,导致年内投产工期非常紧迫。为确保项目建设各个节点如期完成,蒋喜根据各种设备安装调试所需时间,细化量化进度表,制定日计划,严格控制各道工序的施工时限。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这是蒋喜非常喜欢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进入秋天,白天的时间越来越短,为了赶在工期节点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蒋喜经常带着施工人员奋战到深夜。秋风瑟瑟、饥寒交迫是最真实的反应,但蒋喜从不觉得苦,反倒是看着设备安装调试正常以后,常常激动得像个孩子。
奋斗的成果是可喜的。蒋喜带领团队完成舍得、蜜蜂山、金龙山三个风电场170台风机安装调试投运;完成36条风机集电线路建设投运;完成一百多个风机箱变高低压电缆头制作,保证舍得升压站集电线路的全投工作……这些都是蒋喜风雨兼程的战绩,也是他为锦屏西项目如期投产注入的强大动力。
蒋喜不仅注重建设速度,还严格把关建设质量。因为从事过生产运维工作,蒋喜深知项目建设的质量对后期生产运维的重要性。所以在工程建设期间,他长期驻扎现场,与设备为伍,与建设者为伴。他严格监督工程质量,并尽可能掌握设备施工调试投运等整个过程,为以后生产运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倾囊相授,培养新人强团队
在同事眼中,蒋喜对风机设备和运维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非常丰富。大家对他非常敬佩,平时都称呼他“蒋哥”。遇到运维或者设备方面的难题,同事们都喜欢去找“蒋哥”请教,他讲起这些知识总是滔滔不绝。聊到“蒋哥”,去请教过他的同事没有一个不对他竖起大拇指。
蒋喜不仅经验丰富,还非常善于引导别人。制作电缆头时,新同事非常想动手操作,但又害怕弄坏设备。这些心思被蒋喜看在眼里,他就对新同事说:“光看不动手是学不会的,谁想来试试,做坏了不要紧。”在蒋喜的指导鼓励下,新同事放下心理包袱,每个人都完成得不错。
“众人拾柴火焰高”,蒋喜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长期驻扎现场,每日与现场的新同事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不管是项目现场,还是车上、宿舍,都是蒋喜倾囊相授的“教室”。当别人劝他要有所保留时,他笑着说:“团队里面多一个会的人,团队的力量就增加一份,我的压力也就减少一份。”
风光无限,追梦人一直在路上。目前,锦屏西风电项目的建设工作已经随着风机全容量并网的喜讯完美收官。“蒋喜”们即将带着设备调试期间积累的经验投入该项目的生产工作,继续在新的战场耕耘,在生产经营方面带来更多的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