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巨无霸到了?是个啥东西呀?还要上山?”当领导告诉我需要报道一下“巨无霸”艰难上山记的时候,我这个外行人的脑袋迅速地被这几个词充斥,但同时也是一脸懵的状态。
带着这些疑问,我返回办公室,默默打开了“百度”,开始检索关键词,于是这才揭开了“巨无霸”的神秘面纱,“哦,原来是升压站的‘大心脏’--主变呀!”此刻,我的心里还想着不就是主变上山吗?这有啥难的呀?我决定前往牟定项目建设现场对这东西一探究竟。
第二天,我也从负责主变运输的负责人朱小明(朱哥)口中了解到,此次上山的主变,是一台220kV主变压器,为天威保变(合肥)变压器有限公司制造,三相一体结构,长9.065米,宽3.180米,高3.395米,容量为200兆伏安,重130.4吨,相当于三十多头亚洲象的重量,从山下到升压站,山路运输路程30多公里。因主变重,运输液压板车较之前更宽,对道路的要求也更高,朱哥的一顿数据输出,我又联想到上山时那典型的“赛车式”山路弯道和道路另一侧的深深山涧,这才一下打消了我初时觉得主变上山没啥困难的想法,因为前往牟定项目的高山山路,就是电影《头文字D》里的那些“回头弯”“S型弯”“U型弯”,它都有!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在这些困难面前,项目部的同事们和总包单位的技术人员运输方案从10月份开始筹备运输方案,提前做好运输路途中需进行砂石料场地平整、障碍点排障、桥梁验算加固、电线升高、换车等工作,并多次前往转运点和变电站进行实地勘察,仔细查看进站道路及站内路况,策划场地布置并编制主变转运方案。为确保作业顺利进行,技术人员科学编制施工方案,通过多次推演梳理现场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并有针对性地一一制定应急预案。
当天晚上,接到转运师傅的电话后,朱哥嘴里就总嘀咕着“心心念念这么久,终于到了!终于到了!!”
11月23日,总包单位的大件作业队伍和我们一起在转运场集合,正式开始主变转运移位就位作业。面对这么大的设备重量和不便操作的位移空间,施工人员利用液压千斤顶,在指定的顶点,单边两个千斤顶同时小幅交替顶升主变两端,把主变顶升至液压轴线平板的运输高度,在主变下方插入钢轨与滑板,逐层降落至钢轨上,装好夹具连接好顶缸,水平顶推主变至运输的液压轴线平板上。再分次小幅交替顶升主变,然后抽去钢轨与滑板,逐层降低,使主变稳稳地降落在液压轴线平板运输牵引车上。仅用路基板、液压千斤顶、油泵车就完成两台牵引车之间主变的整体移位,给我这个外行人看得一愣一愣的。
将近3个小时的移位等待,“巨无霸”终于要开始转运啦!
“这台变压器就位可能周期有点长,从运输到就位安全压力大,不能操之过急,再急也急不过这一会,一定要稳住!”朱哥对总包单位的人员叮嘱。“朱经理,你今天又过来报到了,你放心啦,我们一定安全地把变压器就位。”现场工作人员开玩笑地说道。“转运难度大,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成了朱哥这两天的口头禅,真真符合了那个网络热语--重要的事说三遍!
“前面弯大”“前面又有几个U型急弯了”“先尝试着将车方向盘打快点,再进去转弯时车速慢点,主变体积大、又重,确实不好控制。”“铲车在牵引车后轮顶住助力,踩油门!”“好的好的,慢点慢点”“上来了上来了”“稳住稳住”这是我在转运现场听到最多的话,也成了主变顺利转运途中,攻克几十个高山山路“回头弯”“S型弯”“U型弯”的关键词。
而这将近30公里的山路,牵引车硬是走了两天。
“注意,左边定好的位置不要动,右边往前挪一点,往下放……”在总包单位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下,主变器稳稳地位移到了主变基础上。11月25日,这个重达一百三十多吨的牟定光伏项目主变经过“长途跋涉”,在既定位置平稳就位。随着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总承包单位的验收完毕,并在三维冲撞仪记录纸上确认签字,“巨无霸”上山记终于顺利完结。这几天亲眼见证着主变上山的不易,内心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转运难,但真没想到这么难呀!”
这次的“巨无霸”上山记,也许只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隅,还有许许多多的大唐滇西人一直都是数十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寒来暑往、在项目建设工地、在应急检修一线,在前期开发过程中,不畏艰难困苦,在能源建设发展的道路上默默奉献着光和热,在滇西这块热土上,发扬着大唐人初心如磐的“高原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