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曝晒着渭沱水电站,湍急的河水在水轮发电机组的轰鸣声中翻滚而过。大唐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水力党支部的突击队员们正在展开一场紧张而细致的协联优化试验攻坚战,目标是摸清机组偏离设计工况下的运行规律,为优化机组协联关系,保障机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大家注意,接下来我们要开启彻夜奋战模式,利用好这个时间窗口,对2.8m、3.6m......5.7m试验水头下的灯泡头、各轴承、转轮室的振动和摆度进行测试,请大家做好准备,做好各自负责区域内设备的检查,确保操作准确!”突击队队长王亮对着手中的对讲机说道。
“明白!”陈凯和叶喻萍齐声回应。
三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一边调整设备,一边默契地交换着各自点位的信息。“凯哥、凯哥,3号传感器的位置要微调一下,确保与轴承表面距离小于2mm。”王亮指着组合轴承3号摆度传感器的信号界面说道。
因为此次试验每个工况之间水头变化很小,需要对传感器的定位十分精确,才能得到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机组运行规律。陈凯使用万用表反复确认后,对传感器进行了准确地微调。“王亮,你再确认一遍,我已经调整完毕。”
“好了!”王亮大声地喊出的两个字在嘈杂的工作环境内却十分清晰。
此时所有传感器信号均调试到位,试验即刻开始。三人思绪完全进入到各自关注的数据界面上,而现场氛围变得严肃起来,只有手中对讲机传出电站工作人员反馈机组工况的人声。
缄默的工作不知持续了多久,才被王亮一句话打破。“这一组数据有点异常,可能是传感器出了问题。”他皱起了眉头,但是目光丝毫没有想从仪器数显界面移开的样子。
“我建议直接换掉数据异常有关的传感器试试。解决传感器故障耗时未知,时间窗口就只有今晚,更换虽然费时间,但是因为是我们,所以来得及。”叶喻萍果断提议道。没有过多思考,突击队员异口同声地自信回复道:“好!”
说干就干,手持对讲机的叶喻萍迅速通过对讲机与电站工作人员沟通停机,并与其他人在机组完全停下前明确分工,严阵以待。“机组完全停下来了。”听到对讲机里的这声回复,突击队员迅速对异常测点的传感器进行了更换,并反复确认传感器位置微调到位。
当电站工作人员得知传感器更换工作已迅速完成,一句“这么快?!”从嘴里脱口而出,并带着惊讶的表情开始协调启机工作。
随着机组声响逐渐规律,现场氛围再次回归严肃,每个人各司其职将一组组详实的数据被记录下来。机组彻夜经过数小时连续测试,突击队获得了不同水头下的各监测点的振动、摆度数据,开始一一调取监测图谱,对初步的趋势图进行讨论分析。
此时,渭沱水电站项目技术负责人跑过来问道:“怎么样,这次测试数据是否可靠?”同时扫视每一个人的表情。
在仔细确认记录本上记下的讨论结果,王亮站起身,郑重地说道:“从初步的趋势分析来看,机组在偏离设计水头时,灯泡头、各轴承、转轮室等位置的振动情况确实是在趋于恶化,下一步我们将对测试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我相信能够找出机组在偏移设计水头下的运行规律,为机组协联优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该电站项目技术负责人竖起大拇指说道:“太好了!我的同事都说你们‘胆大’‘心细’,给你们点赞!还请大家继续努力,为我们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现场工作结束,后续的数据分析随之开始。经过项目组成员数月的分析和讨论,两台机组在26个水头工况下的协联优化方案也交到了渭沱电站的手中。相关机组协联优化项目也在不久前通过了两个阶段的专家评审,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该院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技术能力再次得到了渭沱电站的高度评价。
各自担当+合力攻坚=技术自信+完美答卷。该院将持续加强技术队伍能力建设,全力推动党建引领+重点项目攻关,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全体员工以昂扬斗志和奋斗姿态交出属于自己的技术答卷,为助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