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以来,国内新冠疫情不断反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立冬后,随着西北地区冬季的到来,居民用电高峰、供暖季也接踵而至。在党的二十大政治保电及决胜冲刺年度任务目标的关键时期,面对日益复杂的防疫要求与区域发电企业迫切的技术服务需求,大唐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材料所克服困难、科学统筹,以顽强的作风、过硬的实力,全力以赴履责技术保障的使命,以高质量技术服务为发电企业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面对挑战不退缩 全员“出征”创佳绩
面对“多重”挑战,该院材料专业全员振奋精神,他们紧扣“三保一增”工作主题,提前部署、统筹规划,成立了多支党员突击队及技术服务小组,“疫”线逆行,兵分多路奔赴新疆哈密、山西云冈、陕西亚华锦界等13个政治保供以及技术服务现场,为发电企业送去了坚实可靠的技术保障力量。在蒲城下半年金属检验工作中,技术人员于5号机A修现场发现主蒸汽阀口连接焊缝严重开裂的重大缺陷,技术人员及时上报,并全程全力协助电厂开展消缺及修后验收工作,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在彬长A修现场,技术人员在发现8号机组中压隔板开裂的重大缺陷后,克服疫情影响,紧急协调人员及设备赶赴现场开展相控阵检测试验,为企业安全生产局面稳定保驾护航……
下半年以来,该院相继完成了服务区域内6台机组的A修、1台B修、20余台C修的金属部件检验工作,完成1家发电企业全场设备延寿评估,3台机组支吊架检验以及2台机组的锅炉定检工作,所有工作按时按期按计划完成,获得了发电企业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
党建引领明目标 “产学研用”促实效
一直以来,该院材料党支部以党建提升工程、党建引领+重点项目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分别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锻压第二师生党支部、大唐富平热电有限公司生产管理党支部联合组建“产学研”党支部共建单位,开展党建经验共享、党建课题共研、产学研融合、关键技术攻关交流,推动党建融入中心,进一步增强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推动科技产业化、成果产品化,力求实现产学研主体深度融合。同时,还与“产学研用”高校、行业内外企业广泛开展外部技术交流。其中,在该所主导的“基于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的高温管道蠕变-疲劳损伤机理与可靠性评估”科技项目研发中,该院联合支部共建单位成员组成了科技攻关联合项目组,针对深度调峰机组受监部件损伤模式复杂化、安全可靠性面临重大挑战的现状,利用校企双方各自优势,创新性地开发了针对深度调峰机组关键管道的性能参数采集、剩余寿命及检修周期计算的集成系统,实现了管道服役可靠性的高效评估。项目获得了能源研究学会能源创新二等奖,其成果在大唐渭河、蒲城等电厂得到具体实施应用,充分发挥了共建党支部“优势互补”特色,做到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部联合共建单位科技融合创新工作初见成效,并先后获得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大唐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凝心聚力提能力 团队建设显成效
面对能源转型发展新业态,该院始终坚持“三个紧密围绕”功能定位与“三个面向”工作方针,牢记“第一责任、第一任务、第一使命”,立足建立完整严密的技术保障体系,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及技术攻关成效落实落地。
近年来,该院材料所累计承担集团级科技项目2项,科研院级科技项目4项;完成科技项目成果鉴定5项,其中2项获得国际先进评价;累计获得中国电力创新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全国电力职工成果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能源创新奖二等奖1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万众创新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专利发明奖一等奖1项;累计发表SCI论文2篇,EI3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各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资质证书从20余项增加到105项,其中检验师、无损检测Ⅲ级、理化检验Ⅲ级等高级资质证书13项。
为加快新入职人员成长步伐,在做好外委队伍管理、严格落实执行业主带班责任制的同时,创新性的采用“1+1+N”的培养模式,通过由1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担任现场工作负责人,1名新入职人员全程实践学习,N名多形式用工技术人员协同作业组成现场技术服务工作小组,在保障现场工作进度的同时,使新入职人员快速成长成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来,“材料人”充分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品格,扎根一线、尽职履责,在高标准、严要求落实现场安全措施及规范的同时,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态度与良好的业界口碑,不断奔走在技术保障、政治保电的最前线,是大唐科研人履责技术保障使命的真实写照。
踏入“二次创业”走深走实的新征程,大唐科研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秉承“讲科学、讲技术、讲民主、讲规范”学风,牢记“三个第一”职责使命,不断加强“三项能力”建设,在全员“决战决胜四季度”的关键时期,进一步统一思想与行动,以顽强的工作作风、过硬的技术实力,为建设“以服务为基础、以研发为动力”的综合型能源研究院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