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青海海西州酷暑难耐,大唐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电气专业青年技术团队步履匆匆,他们克服高原缺氧高温等恶劣条件,在一望无际的戈壁上辗转多地,高质量完成了十余个新能源电站的技术服务工作。
“这次需要在10天内完成6个场站的试验工作,同时协助整改技术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大家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为了保证如期完成技术服务,团队负责人赵丰提前协调联系,仔细排布试验计划。
“注意,3516断路器B、C相梅花触头存在烧蚀情况,弹簧不见了!”技术骨干牛宗涛在断路器试验过程中发现问题。“看看绝缘套筒内部的情况”。赵丰回复道。通过检查,他们发现套筒表面存在放电烧蚀痕迹,考虑到长期运行将存在绝缘破坏隐患,及时建议场站更换受损部件。
“主变高后备保护跳不开3501开关,是不是接线有什么问题?”在传动时,技术人员张清发现保护无法正确动作。“把万用表、图纸、说明书给我。你再复查一下接线和定值有没有问题,压板正确投退了吗?”技术骨干袁鹏涛有条不紊的进行逐一排查,发现保护装置中原出口跳闸矩阵的设置有误,导致保护装置无法正确跳开主变低压侧开关,并迅速重新定义跳闸矩阵,确保顺利传动。
技术服务过程中,他们保质保量完成试验工作,以过硬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现场经验查找设备隐患,为新能源场站提质增效,消除安全隐患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某风电场传来35kV两相短路故障的消息打乱了原本的工作计划,技术骨干赵丰、袁鹏涛协调好工作后便立即动身,前往现场协助开展故障分析及处理工作。“本次出现电气故障,风电场希望利用升压站停电机会,把停电试验计划提前。”面对不断“加码”的工作量,试验团队合理调整工作安排,加班加点追赶进度,在短短一天时间内,技术人员如期完成既定任务,并且协助场站排查故障缺陷,解决了问题隐患。当回到宾馆休息,已是凌晨一点……
完成试验任务后,电厂带电情况依然让技术团队放心不下。当接到场站未并网成功的求助,他们整装待发、迅速启程,通过严谨的分析判断,成功找到问题根源所在,并高效解决完成,协助电站顺利带电。
“你们辛苦了,这次真是太感谢你们了!”看着电站技术人员洋溢的笑脸,所付出的努力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漫漫黄沙中模糊的背影,是我们坚守的初心;黄昏下被汗水浸透的衣衫,是我们不可磨灭的信念”。长达10天的技术服务征程,技术团队共发现并解决技术问题50余项,为新能源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技术保障。
面对能源转型发展趋势,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1264”发展战略和科研总院“6648”整体工作部署,强力推进新能源提速增效攻坚战,以基础性技术服务为技术监督支点,深挖新能源电站电气隐患,筑牢安全生产根基,为服务区域内发电企业稳定可靠运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