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调频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控调节指标,智能分析动态优化,助力发电企业数字化转型;锅炉四管智能检测装置利用人工智能和AI识别与分析,实现重点区域自动化检测……
近日,在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科技产品发布会上,10项自主研发的科技产品闪耀登场,“笃励科技”打响大唐科技品牌,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该院在“科技产业化、成果产品化”的道路上正在“加速跑”。
汇聚资源 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见效
锚定新时代发展定位,争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该院加强与政府、高校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水平。今年以来,该院成功获批吉林省电站材料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科学家工作室、吉林省“专精特新”等称号。该院以省级创新平台“深度策源”;以630℃高温材料50%效率超超临界百万二次再热燃煤发电关键技术攻关等29项在研科技项目“聚力攻坚”;以源网荷储一体、网络安全攻防演练等科研试验平台“赋能增效”……收获了亮眼成绩,为助力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亮剑”只是第一步,为了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该院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东北电力大学、长春理工等高校联合的以“基于电网低碳化的高效稀土基制/储氢关键材料研发及应用”为代表的共计6个项目成功入选吉林省科技发展重点研发项目,持续推进“产学研用”体系建设。
贴近市场 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成果转化,往往是“九年磨一剑”的厚积薄发,这也是该院推进科技产业化过程的生动写照。
“以需求带动创新,以需求检验创新。”该院实施科研产品体系升级,以市场应用效果反馈作为检验科研产品的核心标准,以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发展。该院面向发电企业现场实际问题,相继开发一批核心科技产品,陆续实现落地转化推广。在材料智能检测技术方面,智能四管检测装置3.0版本完成中试验证,成功入驻集团公司电子超市;在碳咨询技术方面,碳排放核算及预测系统1.0版本成功应用于8家发电企业;在新能源和供热方面,风电机组本质安全系统在辽宁、黑龙江新能源企业部署实施;供热系统的二网精准调节管控平台在大唐保定热力公司等多个企业成功应用。科技创新呈现出由“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更加有力地掌握科技自主权和发展主动权。
塑造品牌 创新特色业务模式
如何打通实验室到应用场的“最后一公里”,这既是创新力提升的难点也是重点。该院探索建立“科技产品前端、大数据云端、专家系统终端”的技术商业模式,让业务模式向资源化、高端化转变。
“我们围绕特色发展,明确科研投入方向,不断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业务拓展。”科研管理部负责人说道。该院在清洁能源热利用、多能互补综合供能、城镇热网综合提效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构建涵盖技术研发、设计咨询、工程管理全要素业务流程。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该院形成智能安防、设备诊断、无人巡检等系列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在储能技术方面,完成国内最大集中共享电化学储能调峰项目和大唐临清热电厂储能调频项目调试工作,探索和拓展新型储能的综合应用和效率、安全性提升。
该院不断丰富营销手段,优化业务模式,全面实施更有效的销售渠道和产品推广商业模式,组织召开科技产品发布会,搭建科技产品分销、电子超市等商品化销售渠道,分区域、有重点地开拓市场。
在科技产业化的道路上,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将用更多的科技产品来赢得市场的青睐。在这里,星火正在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