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敏,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自2018年3月任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智慧能源与系统集成研发中心研发工程师。致力于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研究,实现融合创新和集成创新,在“科技创新促转型,二次创业再出发”的前行道路中,加快智能平台和智能化应用落地实施,展现创新作为。
潜心磨砺,勇攀电力科技创新高峰
王英敏多次主持和参与大型科研项目,不断进行技术上创新并应用,开展IO和OT的深度融合,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深度应用。
其负责项目“锅炉防磨防爆技术研究”,采用三维建模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一个锅炉受热面防磨防爆预防性维护系统。实现锅炉设备数据的可视化管理,为锅炉泄漏分析和检修策划提供强大的支撑平台,有助于提升锅炉防磨防爆管理水平,降低泄漏事故发生概率,减少因泄漏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参与项目“煤电机组智能燃烧实时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本人提出了综合燃煤输配环节与制粉环节实现多煤种燃烧全流程优化管理策略,有效解决了锅炉高效燃用劣质煤种、设备及系统智能寻优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该项目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连续荣获2018年中国电力创新一等奖和2019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目前上述技术已在托克托电厂、乌沙山电厂完成推广应用。
王英敏带领团队依托《机组预防性维护优化管理系统研究》、《智慧能源关键技术攻关与规模化应用研究》等集团公司重点攻关科技项目,以智慧电厂建设为突破口,研发了厂级智慧管理平台,并率先提出智慧电厂厂级管控新型架构,解决各类智能应用难以整合协同、生产数据跨区采集汇聚障碍突出等问题;根据乌沙山实际需求,提出基于智慧管理平台和智慧控制平台的智慧电厂建设总体方案,构建重要数字基础设施,开发典型功能应用。
自主研发,攻坚克难挺起先锋脊梁
作为控制技术党支部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王英敏时刻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处处以身示范,发挥带头作用。
为发挥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在智慧电厂的顶层设计的优势,王英敏依托集团公司重点科技项目《智慧能源关键技术攻关与规模化应用研究》、“燃煤机组水气污染物智能协同管理技术研究”,积极开展智慧电厂导则编写,制定统一智慧电厂建设规范,构建基于智能控制平台和智慧管理平台为基础的智慧电厂架构为“数字大唐、智慧电厂”建设增砖添瓦。同时,《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电厂管控系统》和《基于边云协同的智慧电厂管控系统》两项智慧电厂建设获发明专利授权。
国内“ICS”技术刚刚兴起,恰逢托电2号机需要DCS改造,为把握科研机遇,突破“卡脖子”问题,需要在3个月工期内完成自主可控ICS系统研发,实现首台套大唐ICS系统。王英敏作为核心技术研发人员攻坚克难,勇挑重担,关键时刻干冲锋在前做表率,在自主可控ICS项目中带头奉献创业绩,通过集成创新赋能传统DCS。利用先进平台技术架构和人工智能技术搭建统一ICS基础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应用集成、数据交互,通过功能部署实现软、硬件一体化集成,实现数据、算法、算力的深度融合,拓展传统DCS的算力和功能,实现智能控制和智能运行,达到智能、高效、安全生产。通过ICS的研发,形成具有大唐特色的智能化自主可控ICS产品,可兼容各种DCS,并具有对第三方的开放性,实现控制系统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转变,为集团公司ICS大面积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
扎根一线,以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已成为传统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生产、管理各环节实现智慧化管控提高企业运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成为传统发电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同时能源转型背景下传统能源-新能源耦合协同发展的需求对发电企业管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王英敏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深度赋能与智慧能源建设相关工作。她不断深入现场,征集现场运行人员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将大数据分析与专家知识深度融合,研发了设备健康智能诊断技术。提出基于大数据融合专家知识的方法、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和自主可控软硬件构建机组设备智能运维系统,研发面向电厂监控、诊断需求的无代码、组态化自主可控运维系统。该成果已在托电成功应用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智能监测,并已经在托电进行全厂推广应用。
为了推进科技项目进度,王英敏顾不上家中两个需要照顾的孩子,带领团队持续扎根现场130多天,加班加点赶进度,通过视频会议、线下交流,与厂里一线人员沟通需求并不断功能模块开发过程,带领团队进行数据库、通讯接口、逻辑和功能测试。最终,她克服一切影响,圆满完成各项科研任务。
“兢兢业业做事,认认真真做人”,是王英敏的真实写照。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努力下,获得能源行业奖四项,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1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10多项。王英敏将继续开拓进取,积极探索能源智慧化、数字化升级研究、产业链集成创新,紧密围绕科研总院“科技产业化成果产品化”发展方向,为建设“以服务为基础、以研发为动力”的综合型能源研究院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