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中国,但芯片、数据库、操作系统等核心部件却往往不是国产化产品”,这是系统内水电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真实写照。为了响应集团公司突破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自主可控技术壁垒的号召,大唐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自控技术研究所组成了攻关团队,竭力协助西津电厂争作集团公司第一家国产化核心设备支撑的水电计算机监控系统。
“没有行业通用标准,那我们就确定一个我们自己的标准!”这是蒋亮等人面对第一个困难所给出的答案。秉承这个信念首先在立项前期,攻关团队多次深入现场勘查,不断完善细化技术文件,编制了可研文件和招标文件,严把设备技术、整体性能指标关,让项目的起步走稳走实。
“机组中断量信息误报数十次、I/O模块、模拟量模块故障多次、现地LCU无后备水机保护功能……”、“服务于1975年投产机组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尽管几经技改,但仍存在大量缺陷需要处理”。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陈永琦等人看到了将要面对的层层困难,但却从未停止项目推进的步伐。为了确保系统自主可控前提下的可靠性、成熟性和创新性,攻关团队有合作有分工,全程紧跟参与设联会和核心设备的出厂验收,提出了机组控制用PLC由NJ400更换为NJ600系列、机组开停机及事故控制流程优化等一系列建议并最终落地,实现了监控系统的核心芯片、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系统全部国产,零器件种类95%国产、零器件数量95%国产的目标。
“如果能解决机组计算机监控系统供应链上‘卡脖子’风险,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蒋亮始终在项目推进试验现场鼓励着身边的同事。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自今年2月中旬西津电厂机组检修开始施工以来,以蒋亮为核心的攻关团队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心扑在项目上,面对电厂试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始终及时到达现场,以最快的速度给出解决方案。
3月20日,随着西津电厂1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水电院完成了监控系统软硬件各项性能指标测试,助力西津电厂圆满实现“双95”的自主可控标准,并前瞻性地对有水调试相关控制流程进行优化的同时,对原有机组开停机及事故控制流程进行优化,为今后西津电厂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模式打下了基础。
此次国产化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成功投运,标志着集团公司首次实现了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核心技术和装备的自主可控,对引领该领域国产化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阶段,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将继续围绕“三个面向”工作要求,以服务为基础、以研发为动力,坚持“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出发、从目标出发”的工作原则,持续推进系统内水电计算机监控系统自主可控技术的创新发展,为集团公司“二次创业”走深走实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