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修留的时间不多,发变组保护的改造项目能否顺利通过?”“试验的时间是否还能够压缩一些?” 应电厂的服务需求,大唐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电气二次所的党员石怀强和陆政君主动放弃了元宵节与家人的团聚时间,带着“装备”驱车赶往了岩滩电厂。
经过3个小时200公里的跋涉,他们二人一到现场便立即投入到沟通协调与准备工作中,分别与电厂人员对接各项试验的时间安排以及对发变组保护试验的全过程监督节点计划。出发前,他们虽然对“试验时间的把控”到“监督什么”“怎么监督”以及“监督的标准”在专业所里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但此次服务除了要和时间赛跑之外,万万没想到的是还要“拦路虎”等着他们去解决。
“你看,这试验数据和实际计算结果,怎么差别那么大?”“绕组的实测容量跟铭牌参数差了正好一倍,有没有可能是接错线造成的?”在1号主变高压套管和中性点电流互感器的特性测试中,他们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细致分析和现场核对后,迅速找出了试验数据异常的原因是由于电流互感器绕组的接线错误而导致的,在解决这一问题后他们仅用半天时间便高质量的完成了试验的所有环节,巧妙地利用主变试验的空隙为后续保护改造项目的监督,打出了一个漂亮的“时间差”。
带着初战告捷的喜悦,他们在二次回路的核查中又陆续地查出了十余项大大小小的问题,并对严重影响机组后续恢复运行的缺陷向电厂方提出了整改意见。然而就在最关键的传动试验中,一个测量数据引起了他们的关注。
“奇怪!明明只投入了操作箱第二路电源,为什么跳发电机出口断路器I线圈压板还能测出110V的正电源?”
“‘串电’可不是一个小问题,要不对比设计图纸我们再核实一下回路,看看电究竟从哪里来的?”
虽然此时已经深夜十点半,但为了不耽误第二天既定的检修计划,他们毅然选择了在不足5℃的发电机层继续加班。为了不影响排查速度,在南方“倒春寒”独有的魔法攻击下,仅穿着单薄工作服的他们,一人拿着万用表、一人翻阅图纸,上演了一出眼力与脑力的比拼。三个多小时不间断地对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操作箱控制回路进行逐一排查后,他们最终将焦点放在了设计图纸中没有出现的两根编号为“101”的接线上,经过拆除验证后,“串电”现象得以圆满解决,并接连顺利地完成了对断路器跳、合闸、防跳等功能试验的监督。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厂房的时候,时间已悄悄地来到了凌晨4点。
都说,人间最美是团圆。但是在这个元宵节,他们用自己一丝不苟和披星戴月筑起对机组安全的屏障才是身为大唐科研人最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