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2日15时,安徽淮南洛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号机组综合升级改造后实现机组满负荷试运成功。机组实现了锅炉点火、汽机冲转、机组并网带负荷一次成功,标志着由大唐华东院牵头调试的洛河5号机组DCS自主可控改造顺利投运。
胸怀大局,主动作为
长期以来,国内DCS所用的芯片、元器件以及操作系统等软硬件依赖进口,工业领域控制系统软硬件国产化问题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大唐集团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关系国家安全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的重要论述,将“安全自主可控”作为本次改造的主旋律。DCS作为电厂的核心控制系统,直接影响到机组投产后的安全、稳定运行,热控调试覆盖了汽机、锅炉、电气、化学制水等各个流程,工作面广、工作量大。为确保调试项目顺利推进和组态实施,自项目成立以来,大唐华东院不断集中骨干力量组建洛河调试项目热控专业组。他们平均年龄不足30岁,是一支年轻有为、朝气蓬勃、团结互助的青年团队。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在洛河电厂综合升级改造之前,华东院作为技术牵头单位高效完成了大唐南京发电厂2号机组DCS安全可控项目,创造了国内首次完成超超临界全机组DCS、DEH系统100%安全可控改造的记录。珠玉在前,热控专业总结南京电厂自主可控DCS应用过程中的经验、成果,分析技术疑难点,把握重点问题,掌握了自主可控DCS应用、设计、验收评价、深度调试等方面的成熟技术。这些宝贵的经验为洛河5号机组自主可控综合升级改造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谋后而定 行且坚毅
热控专业组的负责人甄诚是位久经调试现场的“老师傅”,“认真”二字是对他多年调试经历最好的诠释。在项目开始之前,他便针对洛河电厂的现场设备和分系统组成进行了大量基础性和针对性的工作。大唐洛河5号机组本次DCS改造采用和利时的M7系统,甄诚结合自己在其他项目调试该公司M6系统的经验,对组态功能块逐个的梳理熟悉,在调试开始前对组态进行充分的审查。“这次工期很紧,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进行充足的准备,才能尽快解决调试过程中突如其来的问题。”他将前期的工作成果带到了每一次逻辑审核会、每一次异常分析、每一份工程联系单。
他不仅对自己“认真”,对待今年刚入职在现场学习的新人们他也时时保持着这股“认真劲”,倾囊相授自己的经验,他常常说“调试项目,是年轻人深度学习、锤炼技术的难得时机。从逻辑优化、到系统仿真,从测点传动、到各项试验,你们要时时总结,加强思考,将自己手里的活干的规范、彻底、细致。”得益于他的“认真劲”,新人们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高学习针对性和高效性,迅速成长起来。在调试后期,新人们已经对整个热力系统有了整体的了解和熟知,有了快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项目总点数超过3万点,共配置33对控制器,完成机组的DAS、MCS、SCS、FSSS、ECS、ETS、DEH、ICS等功能。机组调试期间未发生一起因热控原因引起的机组非停,自动100%投入。这份“我亦无他,唯手熟尔”的自信源于厚积薄发的技术支撑,源于认真负责的调试态度。
知难而进,竭虑以成
洛河5号机组不仅面临着DCS自主可控的考验,而且是华东院承接的首个升参数综合升级改造调试项目,是存量资产提质增效的实践者和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的排头兵,因此对控制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间紧,任务重!热控专业组的技术人员们在机组未进入整套启动前便主动加班,夜以继日地对组态进行优化设计,搭建相关自动控制回路,在机组协调、压力、汽温及相关辅助系统进行针对性控制优化。
时间步入2021年冬天,洛河现场已经从前期的基础工作转至全面调试阶段。调试工作如火如荼,专业所高工庄义飞也奔赴洛河,开展紧张的调试工作。“你是专业负责人,白天各个参建单位的工作还需要你来协调,我来值夜班吧。”庄义飞向甄诚说道。身为高工的他,一点没有“老师傅”的架子,主动申请值夜班,帮负责人分担压力。入冬后的洛河,是寒冷的,在机组协调控制试验期间,由于华东电网的特殊性,申请负荷变动往往只能在深夜时段,热控专业组的技术人员们挑灯夜战,根据负荷需求、主要热力参数的实时变化趋势,调整控制参数,对基于多变量信息融合的协调控制技术进行优化。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整套启动期间,热控专业高质量完成了洛河5号机组协调控制优化性能试验,通过对不同负荷段的模拟试验对相关控制参数不断优化,试验结果满足相关规程要求。正是因为拥有风雨同舟中的坚毅与坚守的精神,有了寒冬酷暑里守望和互助的伙伴,才能交出这份满意的答卷。
守万家灯火,为江山生色。华东院的技术人员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针对工业领域控制系统软硬件国产化“卡脖子”难题,在洛河电厂调试一线求索、积累、奋斗,以智慧点亮技术创新路。以攻坚克难以赴之,殚精竭虑以成之,争分夺秒以从之的勇毅和执着,推动DCS国产化进程,为集团公司打造“绿色低碳、多能互补、高效协同、数字智慧”的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