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11时,大唐湘潭发电有限公司3号机组一次并网成功。机组实现了锅炉点火、汽机冲转、机组并网带负荷一次成功,标志着由大唐中南电力试验研究院参与改造的湘潭3号机组主机及公用DCS系统正式投用。
DCS系统作为火电机组的“大脑”和“中枢神经”,是保障发电设备稳定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作为参与的首台600MW机组DCS改造项目,中南院主要承担本次改造项目的技术监督把关,软硬件设计审查,控制逻辑说明编写,保护和自动逻辑设计优化,DCS隐患排查,系统冷热态调试、试验等工作。从系统设计、到出厂验收,从逻辑优化、到系统仿真,从测点传动、到各项试验,中南院精益求精严把“质量关”,争分夺秒助力“保工期”。
优化设计保安全
为使改造后的机组DCS系统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中南院提前谋划、精心筹备,改造前期,技术人员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完善。为满足湘潭发电公司软硬件功能需求、运行方式及操作习惯等,中南院多次召开设计联络会,讨论改造范围、沟通改造细节,最终确定改造方案。
在DCS控制系统组态及硬件制造完成后,中南院湘潭DCS改造项目组合理安排工作流程,依据各项规程,逐条逐项完成验收工作。期间通过通道校验、数据库排查、功能块测试、组态检查、仿真试验等方式,对控制系统软硬件进行检查、测试,并针对所发现的硬件、软件设计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方案,确保系统配置安全可靠。
攻坚克难保质量
由于600MW机组DCS改造工期紧、工作量大、改造难度高,面对重重困难和压力,项目组发扬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铁军精神,迎难而上,将压力转为动力,自我加压、日夜奋战,严格按照标准作业程序,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工作,开启“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全力推进改造项目实施。
针对改造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大到控制策略,小到数万个测点,项目组实施专项排查,在实现原有逻辑控制功能的基础上,逐项优化逻辑。同时,为实现组态与现场设备匹配控制,项目组考量多种工况,对不满足要求的硬件重新选型;对不能满足现场需求的功能块,提交设备厂家重新开发。
短短两个月,项目组完成了上千个设备,近万个热工信号测点的调试、试运。通过与湘潭公司、设备厂家、施工单位紧密配合、团结协作,全力以赴确保改造任务如期完成。
综合调试保工期
自今年4月正式入驻现场以来,项目组精心制定调试计划和方案,高效开展保护排查、测点核对、网络点检查、DCS系统性能测试和设备联锁保护试验等工作。
在技术层面,项目组全方位把控每个环节,确保改造方案落实到位;严格按照调试技术,将人员安排、工序实施精确到每天、每个小时,确保工程进度;协调施工单位、设备厂家、业主方等参与单位,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推动项目有序开展。临近启动前期,项目组成员24小时不间断驻守现场,解决技术难题,优化工艺工序,精益求精确保机组安全启动。
最终,在中南院湘潭DCS项目组的精心筹划、高效推进、严格把关下,湘潭3号机组DCS系统改造成功,并先后实现了大、小机一次冲转成功,一次程控并网成功带负荷,机组协调投入等阶段性目标。
未来,中南院将加快推进DCS系统国产自主化技术攻关,以更先进的技术支撑、更严格的质量把控全力保障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为集团公司“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