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敏锐的思维和精湛的技术点赞!”
“向他学习,精益求精,做新时代发电设备守护者!”
5月11日,一封来自服务区域某发电企业的感谢信打破了大唐中南电力试验研究院职工工作群的平静,职工们纷纷对电气所张晓鹏竖起了大拇指。原来,他就是解决了该发电企业1号发电机内冷水严重漏氢问题的“急诊医生”。
本着“治未病”的原则,早在4月初,中南院便下发了《关于发电机定子内冷水系统多处漏水等问题的通报》,要求区域内发电企业针对发电机内冷水系统漏水、漏氢缺陷进行专项排查。4月15日晚,该发电企业在发电机内冷水系统漏氢缺陷专项排查中,发现1号发电机内冷水漏氢率已达到每小时1.6立方米,严重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4月16日,张晓鹏赶到现场,在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的基础上,为了确保判断准确,避免“误停机”,他立即向中南院电气所专家汇报现场情况,确认处置建议,最终给出了初步诊断:“参照《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号机组应立即停机,进行检查处理。”
4月17日,机组停机后,发电机厂家多次对内冷水系统进行气压和检漏试验,但都没有发现发电机内漏点。这让包括张晓鹏在内的中南院技术专家、发电企业技术人员、发电机厂家都陷入了沉思。
“这次的问题十分罕见,”张晓鹏眉头一皱,认为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但一切问题都隐藏在数据里,现在就要找到数据背后的秘密”。随即,他调来了这两天开展的所有试验数据,从外部原因到内部原因,认真比对分析,判断可能是发电机内冷水系统存在着单向漏点。为了验证这一推断,他协助发电企业、发电机厂家等各方人员,创新内冷水系统密封试验方法,采用反向加压结合漏量估算的方式,逐一查找漏点,最终发现该机内冷水系统确实存在严重单向渗漏缺陷。
“这就是泄漏部位。”张晓鹏指着密封垫和波纹补偿器的漏点说到。找到问题根源,紧张了好多天的他们都松了一口气。
4月25日,发电机厂家对2个密封垫进行更换,发电企业技术人员再次进行发电机反向加压试验水压试验,试验数据全部合格,缺陷终于得到了消除,机组也能在五一前夕顺利开机。
“张工,1号机组顺利启动,已于今日成功并网,内冷水箱内含氢量未见异常。”4月29日,正在三门峡的张晓鹏接到消息后放心地笑了笑,继续投入到智慧电厂建设中。
正如医护人员救治病患一样,诸如此类的应急故障分析已经是张晓鹏的“家常便饭”。每当发电机出现紧急问题,他就化身“急诊医生”,消除“病痛”,有效防止发电机主设备损坏,守护发电机“健康”。
而像张晓鹏一样,中南院每一位电力工程师都在用脚踏实地诠释对电力的热爱,用精益求精表达对技术的忠诚,用勇攀高峰、集智攻关展现新时代大唐科研人的责任。他们是黑夜中耀眼的星辰,也是璀璨的阳光,照亮了二次创业新征程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