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唐科研总院党委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聚焦“三个突出”、坚持“三个结合”,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有声势见成效。
突出形式创新,将“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
专题研讨“有深度”。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团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先进代表、团员青年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二次创业”“科技自立自强”等专题,将学习感悟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开展讨论,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
因地制宜“有亮度”。结合生产服务现场,成立塔山金属检验、宝鸡技术监督等10余个现场学习小组,利用“午间微课堂”,组织党史专题讲座、分享党史小故事,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同时开辟“党课开讲啦”“党课夜校”等微信栏目,制作口袋书,保证出差人员党史学习“缺人不缺勤”。
融入中心“有力度”。开展“诵读科学故事 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分享榜样故事 弘扬劳模精神”专题音频诵读活动,以知名爱党科学家与系统劳模故事鼓舞广大职工坚持创新投身科研,激发企业科研攻关活力,为高质量转型发展赋能充电。
突出载体丰富,将“现场教学”与“辅导宣讲”相结合
红色教育现场学。发挥基层企业区域优势,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借助“线上云平台”直播方式,开展沉浸式学习互动分享66次,带领党员干部共同走进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杨靖宇烈士纪念馆、韶山毛泽东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将实地实物、鲜活讲解传播给更多党员职工,使科研总院党史学习“红色足迹”遍布全国。
党史宣讲辅导学。组建党史宣讲团,以“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举办3期线上宣讲活动,涵盖各领域的12位模范典型结合党史学习感悟与个人成才经验,重点讲述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党的伟大精神谱系,互动人数过千人,激励党员干部在二次创业新征程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支部共建融合学。东北院汽机党支部与哈汽公司研发中心党支部签署《结对共建合作框架协议》,围绕如何在新技术研发中充分发扬建党精神、600MW机组超深度调峰关键技术和项目落地等主题进行交流合作;西北院金属党支部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联合,开展资源互通、党建对接、科研攻关等支部共建活动,凝聚携手共进新征程的合力。
突出实践引领,将“学习党史”与“推动发展”相结合
瞄准“卡脖子”难题,推进前沿技术攻关。立足生产现场,推出“一厂一策””一机一策”,开展高井电厂碳减排技术路线研究,围绕降低能耗、提高捕集效率以及CO2有效利用问题攻关;围绕“数字大唐”和“智慧电厂”建设,加强创新应用研究,实现减人增效、节能降耗、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开展火电新能源多能耦合系统集成技术研究,确保火电机组和新能源协同运行,有力提升了机组调频调峰性能。
践行“办实事”宗旨,力推科研成果转化。华东院聚焦DCS硬件芯片与软件系统开展技术攻关,创造了南京电厂国内首台超超临界机组DCS、DEH系统100%安全可控改造记录;中南院成功研发可用于停电检测和带电检测的多维度PT故障早期诊断和预警装置,其检测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华北院聚焦煤粉燃烧器自主研发,打造一系列技术竞争力强的科技产品,已在5家电厂成功应用,产生经济效益千万余元,具有广阔市场发展前景。
聚焦“岗区队”联动,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在疫情防控、百年保电等工作中成立“党员责任区”,为疫情防控“双零”态势做贡献,为保电保稳定任务提供技术支持;在哈尔滨阿城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调试现场成立“联合党支部突击队”,攻关机组启动调试关键工作节点;在防汛抗洪中成立“党员突击队”,积极救援被困职工及家属,帮助受灾群众转移,援助应急救援物资;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王海刚协同创新团队在张电WSI项目、高井CCUS等项目中,以实际行动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实干笃行的工作动力,全面助力集团公司二次创业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