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3 月 26 日至 4 月 1 日,我到印尼金光项目开展财务基础检查,这是一次沟通学习交流提升的机会,金光项目已初见成效,为集团公司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了中国大唐集团海外装机容量的翻番,可以说硕果累累。同时也深刻领略了大唐海外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 3 月 28 日,我从雅加达前往苏姆赛电厂,苏姆赛电厂坐落在南苏门答腊省的一个村子里,净装机容量 300MW,2016 年 12 月两台机组投入商业运营。我先坐了一个多小时的飞机,然后坐汽车去往电厂。电厂犹如一座孤岛坐落在绿树掩映之中,方圆几公里没有房子和居民,这里蓝天白云,植被茂密,凉爽舒适。 苏姆赛电厂的厂前区,和国内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有一座清真寺。收购后,公司投入 20 余万元,给电厂的印尼籍员工新建了这座清真寺。我去的时候正值穆斯林的开斋节,每天都能听到从大喇叭传出的祈祷念经的声音。新建清真寺,是中国大唐关心印尼籍员工,充分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的一个缩影,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来到生产区,高耸的锅炉本体和烟囱,输煤栈桥一览无余;进入集控室,我看到两台机组满负荷发电,达到了额定出力,机组运行稳定,井井有条,人员各司其职,一丝不苟;到了汽轮机房,温度瞬间升高,汽轮机和发电机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实现着热能到电能的转换,把电力、光明和希望源源不断地送入千家万户,送到印度尼西亚的各个角落。 饮食上,印尼当地的食物“万物皆可炸”,可谓无炸不欢,大唐人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电厂的几天,早晚两顿都有稀饭喝,师傅们腌制咸菜,炒土豆丝炒手撕包菜烤花生米,蒸馒头蒸包子,虽然远在距离家乡万里之遥的一隅,让人感觉这就是家,搞运行修设备拿扳手拧螺丝的大手做起饭菜来驾轻就熟,毫不含糊。 这两年,无论从制度建设、管理理念、设备改造技术升级,还是到财务管理、文化传播,中印尼双方不断融合,实现合作共赢。 从北京—厦门—雅加达—苏姆赛电厂的往返,这一周风尘仆仆,披星戴月。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海外工作的每个大唐人不仅代表个人,更代表中国大唐,代表国家,愿大唐海外人努力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努力成为高质量发展和“二次创业”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