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来,第二党支部所在综合评审部积极探索立项、投资、开工三阶段评审质量路径,坚持“支部跟着项目走”,在持续深化“双一”活动即“一支部一品牌、一部门一特色”中与项目评审互促、互融,实现了评审、党建工作双促进,组织方式逐步由单一项目评审向“评审+标准+规范+精细”多维度发展,围绕服务集团公司重点项目,提出“建项目数据库、标准尺、智囊团”的评审工作愿景,形成了“评审业务为基础,经济评价为重点,技经平台为载体,党建引领指方向”的工作格局,全面推动评审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快速、高效出具意见。
夯实评审业务基础
综合评审部全面负责集团公司系统火电、水电、储能等除风电、光伏之外的能源项目立项、投资和开工三阶段项目评审。对此,明确“各有侧重”的评审思路,坚持立项突出项目建设背景、投资机会、技术路线选择、开发条件;投资突出项目必要性、建设方案、运营方案、经评边界条件;开工突出项目内部和外部建设条件、市场落实情况、技术经济对标、经济评价,加强对项目三类报告前期论证,重点审核经济估算,从源头挤干水分、控制造价,为决策部门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落实评审“首诊制”要求,严格执行项目材料预审机制,分类实施过程跟踪,采取“重点评审+重点关注”方式,对投资额大、影响度广、集团公司关注度高、评审意义强的项目进行重点评审,对其他项目进行核心评审,截至目前,累计完成14个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评审及经评复核,17个项目投资申请报告(预)评审、评审意见编制,4项经济性评价复核,7个专项经济评价,10个项目开工申请报告评审,共出具各类评审意见报告52份。
锁定经济边界条件
项目立项是项目成功的起点,它不仅能够决定项目是否值得投资,而且为项目公司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如何做好立项的审查,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成为部门工作的关键。综合评审部坚持紧紧把握项目的经济性,在分析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合理性、先进性的基础上,从项目所处区域电力市场空间、电力缺额、煤(气)资源、电价政策、电网接入等方面进行经济性分析,进一步论证项目开发对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实现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的推动作用。评审过程注重突出经济边界条件,重点针对项目投资匡算、项目经济性评价分析、项目后期创效预期等,对项目工程设备投资、土地使用成本、人工成本、燃料成本、电量、电价、燃料价格、利用小时、供热、税收、碳交易增收、增值服务等边界条件进行充分分析论证,测算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同时,在投资和开工申请阶段的审查,更是延展和细化经济边界条件,突出重点,切实发挥经济边界条件对项目具备投资价值客观反映的参考作用。
运用网络快速算力
作为负责集团公司所有产业投资项目的技术经济论证机构,必须具有丰富的产业技经数据资源。综合评审部立足新开发的“大唐技经云台系统”,以数字技术赋能评审升级,主动融入业务平台智能化、数字化进程,牵头和参与多个版块功能深化,着力构建科学完善的投资评价逻辑框架体系和统一规范的投资管理体系,统一、规范了集团公司投资决策技术经济评价管理标准,提升了集团公司投资管理水平,实现了投资项目全周期“统一、规范、闭环”流程管控,以数据快速算力驱动评审工作质量和管理效能的提升。同时,还以业务需求出发,研究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算法、模型等辅助评价工具,满足技经评审对工具的需求,扎实推进技经数据库建设,探索人工智能与技经管理的有效融合,有力提升了投资管理支撑服务的智慧化水平和专业人员评价分析能力。
注入党建引领新动力
第二党支部转变党建工作理念和思路,紧密结合部门的主责主业,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为集团公司提供决策支撑为目标,依靠党建引领+为评审注入新动力。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实践的强大动力,牢牢抓住新质生产力这个重点,将党建工作和提升投资评价能力、促进技经业务数字化转型,相融互促,同频共振,切实发挥技经业务数字化转型创新“助推器”和“催化剂”作用,创新拓展,全力打造“大唐能源技术经济”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能源技经评价创新深度融合,用“党建红”引领“科技蓝”。通过“党建引领+”,进一步激发青年创造活力,从青年业务骨干中培养了党的新鲜血液,3名同志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1名青年党员被集团公司评为“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真正实现了党建与中心工作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