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备功能不匹配、引进的新技术不适用、日常维护太依赖厂家、设备有问题不会修…… 曾经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这座特大型煤矿——中国大唐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龙王沟煤 矿(以下简称“龙王沟煤矿”)
这座被誉为“内蒙古自治区绿色矿山”的特大型煤矿, 也是中国大唐自主开发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吨级煤矿。从建 矿之初的百业待兴,到现在的高质量发展,龙王沟煤矿一 路披荆斩棘、苦练内功,终是披上了属于自己的耀眼荣光。 龙王沟煤矿年生产能力 1500 万吨,现有职工 975 人。自 2020 年 6 月正式投产以来,累计生产原煤 4968 万吨,连 续安全生产超过 1930 天,是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 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解难题,广发“英雄帖”
人员短缺,且无经验可循……曾经的龙王沟煤矿一度 面临软件采购时招标书上没有人“会”提采购需求,买来 后功能不匹配,增加功能需加价,不会用、不会修,日常 维护过度依赖厂家,给现场使用带来极大被动。 破题解困,该如何出手? 2020 年 3 月,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煤矿 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龙王沟煤矿积极响应党和国家 号召,结合“数字大唐”整体规划,加快推进智慧矿山建 设。针对一直以来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不足的问题,公司 工会聚焦智慧矿山建设需求,依托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 先进操作法命名、师带徒、智慧讲堂、“五小”“金点子” 等载体,增强职工创新意识、激发职工创造热情,全力打造职工创新创效联盟矩阵,“智慧联盟”应运而生。 2020 年 7 月,全国首个智慧矿山建设创新攻关团队“智 慧联盟”组建成立。 神鬼莫敌的花无缺、武功盖世的风清扬、智勇双全的 乔峰、足智多谋的吴用……走进龙王沟创新创效工作室, 所见之处无不彰显浓浓的“武林风”。从桌上的工位铭牌, 到墙上的张贴画,再到各类宣传展板,每一个细节都融入 得恰到好处。 龙王沟煤矿“智慧联盟”“盟主”张海君向记者介 绍说:“这也是龙王沟煤矿‘智慧联盟’的特色之一。” 回忆成立之初,为吸引更多职工踊跃加入,“智慧联盟” 针对青年职工特性特点,承袭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以“武 林风”为主,通过“三选”模式招募“各路英豪”,即 “自主报名海选、民主测评优选、现场演讲竞选”,从全 矿 596 名大学生中选拔 34 名优秀青年组建联盟,通过竞 选选出“盟主”“副盟主”各 1 人。同时,他们借鉴阿 里巴巴花名文化,成员以武林侠客佚名取名,消除上下 级管理沟通的心理屏障,通过“杨过”“黄蓉”等正面 侠客角色设定,有效激发职工主动创新意识和创新责任; 打造“武林风”的办公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每周“武 学交流”碰撞“金点子”,每月“武林大会”制订工作计划, 每年“比武大赛”竞选正副盟主;身着国风服装参加“智 慧联盟”科技成果发布会,“武林风”与科技感强烈碰撞, 新颖的形式增强了创造动力和活动吸引力。
举贤能,揭榜攻坚聚合力
据了解,“智慧联盟”创新攻关团队成立之初的任务 是跟着厂家学技术,软硬件设备会用;成员互为 A、B 角, 促进学习;开展智慧矿山大讲堂、师带徒,辐射带动更多 职工学技术、懂技术,成功打通工作室与地面、工作面的 技术渠道,极大地调动了成员的攻坚热情和积极性。经过 4 年的发展壮大,现在的“智慧联盟”已有 9 名专职人员、 90 多名兼职人员,联盟成员遍布矿井的各个工作岗位, 创新创效也由最初的学技术发展到自主研发,人员得到高 效流转,研发成果得到企业关注和职工认可。 工作室从最开始被质疑到成果在现场应用,再到工人 娴熟掌握,最后得到评价认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 搏,实现了“门外汉想要弯道超车”的不可能,这期间的 每一步都走得坚定又自信。 “既然是武林,就要讲武林的规矩。”张海君告诉记 者,在这里,公司领导不干预,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联 盟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挖掘年 轻人“不服输”的天性,以“全民揭榜”的方式举贤攻坚, 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 “如江地质体创新建模法”是以职工名字命名的操作 法。“智慧联盟”发布项目课题后,90 后职工袁如江主 动揭榜,持续攻关,建模层数分别达到了 30 层和 79 层, 精度达到米级,为智能采掘提供了可视化地质保障。公司 既对其给予高额奖励,同时也给予操作法命名。在双重激 励加持下,袁如江又主动请缨设计开发了智慧劳保系统。 “智慧联盟”的高效运转,有效发挥创新联盟矩阵的 聚合作用,抢占了矿井高质量发展的“智”高点。4 年来, “智慧联盟”累计开展数智化技术攻关 170 多项、申请专 利 70 项、发表省部级以上论文 95 篇、成果奖 40 项,培 养和孵化复合型骨干力量近百名。 唯有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2022 年 5 月,龙王沟煤矿正式成立“智慧联盟”机构,通过建 章立制,为“智慧联盟”壮大发展、助力智慧矿山建设打 下坚实基础。
汇才智,人才孵化显成效
魏兆恒,“智慧联盟”专职成员之一,花名“智多星”, 擅长智慧矿山系统运维、三维场景模型搭建,多次完成省 部级宣传视频制作及创新成果发布。 初见时,他沉稳、大方。在谈及煤矿智能化建设时, 他明亮的眼睛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让人想不到的是,对智 能化侃侃而谈的他,在 5 年前还只是一名工作在井下一线 的探放水工。魏兆恒坦言,是“智慧联盟”提供的机会, 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质的转变。如今,他已从一名成天 和机器打交道的井下工人成长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在这里,像魏兆恒这样改变命运的人还有很多。这根 源于“智慧联盟”始终坚持的理念——秉持“‘武’动数 据、让采矿更加简单”的创新愿景,把“争第一,创唯一” 作为创新目标,努力打造全国一流智慧矿山建设团队。 联盟成立至今,自主孵化了软件开发、AI 机器视觉、 大数据分析、三维建模、机器人应用、智能化系统运维等 骨干力量 30 多人,18 人获评国源工匠,8 人获评市级以 上技术能手、最美矿工,联盟负责人获评全国煤矿智能化 卓越工匠,联盟成员在全国煤炭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示范赛 上获金奖 1 枚、铜奖 5 枚,“智慧联盟”先后获评大唐工 人先锋号、内蒙古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国智能化卓越团 队,2 个创新应用项目通过王国法、彭苏萍院士为组长的 专家团队验收,2 项智能化建设和 1 项机器人应用场景分 别入选国家能源局、国家两部委典型案例汇编。“智慧联 盟”职工创新创效工作有力支撑和推动了智慧矿山建设, 龙王沟煤矿先后获评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一级矿 井、全国安全文化示范企业。 如此高效的智慧矿山建设团队为龙王沟煤矿的高质量 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走进龙王沟煤矿,我们看不 到一块裸露在外的煤块,一座现代化智慧矿山跃然眼前。 “十区一中心”生产管理模式,以生产调度指挥为中心, 全矿采、掘、机、运、通等所有生产环节实现智能管控、 统一调度,“产、运、洗、销”高度可视化、智能化。调 度智能化——操控键盘鼠标,实时监测,智能化综放工作 面“触手可及”;采掘智能化——智能采煤,地面调度, 远程一键启停集中控制,自动化工序一气呵成;运销智能 化——1 分钟装车,30 秒过磅,自动打票,实现无人化值 守;风险防控智能化——通过 AI 智能感知,对人员、设 备、现场环境实现全方位监控;储运智能化——通过数字 孪生、智能仓储、智能配送,让物资接卸、出入库更加顺畅; 培训智能化——借助智慧矿山建设平台,实现学习培训、 模拟操作等信息化、智能化
出大招,打造联盟有“秘籍”
龙王沟煤矿党建工作部部长袁军强介绍道:“作为中 国大唐煤炭板块,煤矿需求和发电需求截然不同,职工创 新创效体系建设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断创新。”他们经 过近 4 年多实践和探索,构建了“智慧联盟”“54321” 职工创新创效工作体系。 5 有标准。即:有团队、有场地、有制度、有成效、 有经费。“智慧联盟”由常设机构、动态机构两部分组成,常设机构人员通过“三选”产生,“盟主”、盟员实施“岗 位竞聘 + 积分末位淘汰”机制,“盟主”竞聘不受行政职 级、专业岗位限制,能者上,并落实相关待遇;动态机构 根据智慧矿山建设需要,确定项目招募攻关小组,验收结 题后课题组即撤销。“智慧联盟”有独立的办公、活动场所, 内有人工智能实验室和实践中心、杨德忠智能技术创新工 作室、山东科技大学卢新明博士工作站、深圳人工智能产 业协会工作站等,融合内部创新团队,吸纳社会先进资源, 形成创新集群,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共享共育。健全完善 “智慧联盟”制度体系,先后出台国源公司《智慧联盟实 施办法》《智慧联盟科技创新管理制度》《智慧联盟人才 培养实施规划》《智慧联盟内部考核管理制度》,提出“盟 约 40 条”,从 7 个方面制定了考核指标,明确联盟愿景 目标、人才和创新理念、工作和竞聘流程;建立“课题积 分、考核减分、奖励加分”三轨积分制,将创新成果成效 与联盟积分、奖励挂钩,每月兑现,项目奖励则由揭榜人 根据成员贡献大小自主分配。 4 个要求。即:自觉、主动、严谨、担当。牢牢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出的目标要求, 在选人用人上严把准入门槛,自觉树立人才为先的发展理 念,主动打造引才汇智“强磁场”,严谨“专职精干,兼 职优选”用人标准,积极担当人才共享共育责任,把“智 慧联盟”打造成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的有效载体,累计取 得技术攻关、专利、论文及成果 375 项,孵化复合型技术 力量近百人。以“合作开发、自主运维、持续改进”为创 新宗旨,携手 60 多家权威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开展 技术、科研合作,通过“产学研用新型攻关”模式,汇聚 行业“卧龙诸葛”,成功搭建智慧矿山大数据库,融合智 能化子系统 98 个,实现从无到有、从单系统到多系统智 能化升级,井下运输、通风、排水等重要场所无人值守, 矿井劳动定员人数减少 50% 以上,年节约人工成本 1.8 亿元。 3 实原则。即:实际、实用、实效。遵循这“六字方针” 确立攻关项目,坚持把项目建在班组上,盟员深入一线调 研,定期召开“头脑风暴”和创新项目征集大会;基层班 组长、一线职工遇到具体问题,第一时间联系“智慧联盟” 成员,主动要求组队,以领头人或项目组成员身份参与其 中,近 90% 的区队和班组参与了创新创效活动。为突出 攻关项目的实效性,项目验收结题,邀请包括职工代表在 内的专家评委进行评审、确定等级,极大激发了广大职工 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构建起创新创效“抢着来”的最 优生态。 2 项机制。即:“揭榜挂帅”机制、“阿米巴”课题 攻关机制。“智慧联盟”结合智慧矿山项目实施“揭榜挂 帅”制度,并将“阿米巴”经营模式运用到课题攻关上。 以揭榜人为核心,在 5 个工作日内自行组建课题组、编制 项目实施方案,开展项目研究应用工作。课题组成员打破 专业壁垒自由组合,自主制订攻关计划、探索工作路径、 分配项目奖励。智慧联盟负责项目监督管理,对经鉴定难 以达成预期结果的,拓展出“让榜”“容错”补充机制, 不予考核,企业买单,让职工都有机会成为“主角”,全 员参与创新创效。 1 个方法。即:OKR 目标与关键成果管理法。制订目 标和关键结果,将目标具体化、量化,设定关键结果衡量 目标达成情况;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特性,让职工参与 其中,部门根据职工反馈及时将 OKR 调整到适应一线工 作需要上。“智慧联盟”月初召开 OKR 会议,横向确定 团队季度奋斗目标、关键要素、关键计划及团队氛围等内 容,纵向明确各级岗位 OKR 关键指标,通过四象限看板 运行 OKR,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高效团队管理体系。 蓦回首,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 张海君告诉记者,现在的“智慧联盟”不仅仅是龙王沟煤 矿的科研单位,还是该矿智能化建设的管理单位,未来还 将继续为龙王沟煤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用之不竭的人才新 动能。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梦想——为大唐而骄傲,因智慧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