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党的十九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发扬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探索实践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始终保持“惩”的力度,积极探索“治”的途径,充分发挥“救”的效能,综合发挥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的功效,让犯错误的党员领导干部真正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使其相信组织、真心悔过。 随着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主动投案人数大幅增长。据统计,党的十九大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50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投案;2019年10357人主动投案;2020年共有1.6万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6.6万人主动交代问题。这是在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下,发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效应,全面提高治理腐败效能的具体体现。
通过《零容忍》展示的查处案例,充分彰显了我党敢于直面病灶,刮骨疗毒的勇气,让人们群众看到了党中央反腐的决心。 “清廉则无畏,秉公则无私”作为一名人民公仆,不论身在何职,都要克己奉公,公正廉明,讲纪律、守规矩,端正态度,时刻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切实做到“经得住诱惑,管得住自我”,分清是非线、筑牢防腐线,以《零容忍》展示的查处案例为警示,心存敬畏,严于律己,廉洁自律,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以“清泉绝无一尘,长松自是拔俗姿”的清廉本身,坦然地过好有尊严的生活,做廉洁从业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