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道行为经济学这个学科或概念之前,其实我对主流经济学的学习和认识也是很迷茫的。主流经济学一直假设的是我们都是理性经济人,强调的是在有限资源下的合理配置。但我们实际都是活生生的社会人,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和行为并不能用理性来解释,所以我即使本科修的是经济学专业,即使了解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我也依然不能很好地理解我所处的这个商业社会。
直到上了《管理经济学》的课,读到了《助推》这本书,才让我迷乱的思绪豁然开朗。原来在实际上,理性经济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由于理性系统的懒惰和高成本,往往是直觉系统占据主导地位,这样一来,我们的决策总是受到偏见的影响。在很多环境下,我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是可被影响的;原来我们无论在做任何选择时,其实都被很多已设定好的模式所助推。
助推,是帮你做决策,不是替你做决策,也可以叫做“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是我不强迫你,也不剥夺你的自由选择权,只是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做个引导,就能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在明白了助推能产生很大效用时候,我开始思考,我现有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到底是怎样一步步被助推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同时我该如何利用助推,去影响我的家人、同事来调整他们的行为或达成我所设计的目标。
书里面讲述了如何利用助推的方法,让我们优化决策环境,更好地做决策。一是减少直觉迷惑,尽量减少会误导直觉的因素;二是提供容错空间,在避免不了直觉思维犯错的情况下,给予必要的宽容度。如传统的USB接口分正反两面,很容易插错,而最新的Type-C接口则不分正反,怎么插都行,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容错空间。三是优化默认选项,借助直觉思维对默认选项的依赖和惯性,从适合大多数人的角度入手,让默认选项对大多数人有利;四是提供充分信息,克服各种偏见,提高决策理性水平;五是简化选择体系,控制选择数量,为比较和权衡各个选项提供便利。选项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你面对的选项不多,并且这些选项一看就明白,你就会更愿意认真分析每个选项,认真考虑该选哪个。
《助推》是本值得慢慢读的书,日常被商家助推所引导的消费“陷阱”、自己能够利用助推来影响别人选择等,生活中还有很多行为和现象去值得自己慢慢思考和感悟,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书中提炼的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克服心理偏见,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