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门户网站、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被一篇叫:“杭州男子从殡仪馆打来电话: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的文章刷屏,讲述者是一个86岁的老人,他给报社打电话时,身边是他刚过世的老伴的骨灰盒。
文章开篇记者在“写在前面”的话中说到,“这诚然时一个悲伤的故事,但也洋溢着坚忍不拔的爱,无法摧毁的爱。”我原以为这句话就像预防针一样,让给读者做好了看一个悲伤故事的预防,但看完全文还是忍不住潸然泪下,不仅感叹再伟大的编剧,都写不出命运的残酷,更写不出被这残酷命运捉弄的人生的高度、人性的光辉。
老人叫金性勇,他的天才儿子叫金晓宇,金晓宇幼年时被玩伴射瞎了一只眼睛,从此便性情大变,以至后来成为看一名狂躁抑郁症患者,一犯病就可能会有暴力行为。不知砸坏了家里多少电视、洗衣机,老人在讲述中这样说到:“我们家应该时全杭州唯一没有电视机的家庭”。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一只眼睛失明并患有精神病的残疾人,自2010年以来,出版完成了22部译作,豆瓣评分8分以上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达到了常人都难以企及的人生高度。然而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在金晓宇的翻译事业刚刚开始有了起色时,她的母亲曹美藻却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身体和精神每况愈下,生活不能自理。三年时间里,金晓宇在翻译工作的同时,还要照料母亲。直到去年11月,他再度发病入院治疗。因此,他也错过了跟自己母亲见最后一面。父亲金性勇怕自己哪天不在以后,没有人知道他们儿子的故事,出了殡仪馆便给报社打了这通电话。
这篇文章克制却又煽情,最让人感动的不是金晓宇的“天才“,而是金性勇夫妇倾其余生、倾尽全力去爱护、培养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金性勇老人在通篇的讲述中,讲述了妻子的苦,儿子的苦,却唯独没有诉说自己的苦。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父亲的爱能催生出强大无比的意志,它能承受生活沉重的压力,感受到一个父亲最真挚的爱,无论何时、何种境地都坚信自己的孩子,不放弃自己的孩子。感受到了这人间的爱与美、真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