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利用闲暇之时,出于对剧情片的偏好,看了一部老片子《岁月神偷》。60年代的香港,风云变幻。大多数人一面要忍受港英政府的压制,一面又受到内地运动的波及,更要面对不时登陆的台风暴雨那些自然灾害。电影里经营罗氏鞋铺的一家四口是当时最普通的市民阶层,却也是活得最压抑的一部分人。电影里面任达华饰演的爸爸说,“做人要保住顶”,吴君如饰演的妈妈说,“做人总要信”。还有因为贫穷,哥哥面对女友家的豪宅时神情黯然,弟弟无法一个人独享一盒月饼时的嚎啕大哭。一幕幕场景,让人不仅感叹起人各有命,富贵不同,但人对美好的向往总是和现实的困苦相依相伴,贫穷不一定就意味着不幸,情感的维系才是幸福与否的关键筹码。 让人看完片子不禁感叹面对岁月这个最大的神偷,每一个人该如何,又或者是用什么去改写自己的命运。当岁月将我们最重视、最宝贵、甚至是最美好的回忆偷走时,留给我们究竟是沉淀后的痕迹还是未来的期许。看完整部片子,弟弟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丢入湖中的那一幕让我记忆颇深,一个孩童面对心爱的东西的那种无法言说的割舍,伴随着他那撕心裂肺的喊叫,揪住观影的每个人,他是想用心爱的东西来换取他那些珍贵的回忆,用自己的方式缅怀对哥哥的那种深情,让人动容,也让人心酸。至于片子中那些当时社会的弊端,也暴露的一览无遗,除了感慨生活的不易,更多的可能就是对阶级制度的驳斥吧。总之,活在当下真好。套用片子里最常出现的一句话——“做人总要信。”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认真的对待当下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