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于工作之后,我就一直抽不出很多时间来读书。上周双休日的时候,在家里做了大扫除,翻出了书架上路遥的《人生》,突然就不自觉的读了起来。
简单一点来说,《人生》中所呈现的是高加林作为一个无权无势的普通农村青年,对于“农村”和“城市”的一种抉择。在生活之中,高加林选择黄亚萍的“十四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复合能源”和刘巧珍的“你们家的老母猪下了十二个猪娃”的生活,到底哪个更值得?这篇作品的故事背景,虽说已经离我们生活的时间很远了,但不得不说,也有可取之处。高加林有志向,他曾经因成为民办教师而登上神坛,又因失去工作而跌下神坛,但在这个过程之中他却想,并且也实施了“走后门”的方法,使得自己重新登上神坛。这种方式是对的吗?对于当时的他而言,也许是的。至少他击败了那些他心中狗眼看人低的人们,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这至少是有价值的。
但他在往前走的过程中,忍不住忘了自己的本心——随着自己工作的发展,高加林自己认为自己即将过上风光无比的生活,便直接将自己在农村时交往的刘巧珍抛弃,准备与黄亚萍一起去往江苏,但“走后门”一事东窗事发,高加林丢了工作,只能回到农村去。这时,他对于“农村”和“城市”的一种抉择,早就已经不由他自己操控了——他失去了刘巧珍,失去了黄亚萍,失去了工作和尊严,他“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他搅乱了许多人的生活,也把自己的生活搅了个一塌糊涂”。但这又毕竟是一篇小说,最后给高加林的结局又是美好的——他得到了“好好重新开始活你的人吧……”的机会,可以重新开始打拼。
合上书,我沉思起来:我们每个人是高加林吗?会成为高加林那样的人吗?也许是,也许不是。是,是指我们都愿意向上努力,也都会遇见诱惑;不是,是指我们不是每个人都会在遇见这样那样的疑惑之时,出卖自己的灵魂和真心。人生的道路终究不能通过“走后门”的方式而顺利起来,想要坦坦荡荡的生活,只有靠自己闯荡,才能出现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