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秋收起义》再现了在大革命失败,全国处于白色恐怖笼罩的阴影下,毛泽东作为军事统帅面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血腥屠杀,毅然高举共产党的革命大旗,组织和领导秋收起义部队,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坚决斗争的战斗英姿。
作品采用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表现了秋收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画面中人物的造型、色彩的搭配与运用拥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当年典型的时代作品的风格特色,将艺术与审美完美融合,场面壮观,气势磅礴,画面突显主题人物高大形象,带有象征意义。人物造型带有戏剧特色,色彩浓郁,画面丰盈明亮,富有真实感,具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主要特征。画面充分突出了毛泽东作为一位军事统帅的伟人风采,他左手拿着一个斗笠,右手紧握拳头微微抬起,正迈开矫健的步伐,阔步向前,仰首挺胸,意气风发,豪情万丈。高昂不屈的头颅、深邃有力的眼神、意志坚定的表情,显得高瞻远瞩。蔚蓝的天空约一半被一大片白云覆盖着,毛泽东紧握的拳头,预示着起义必胜,走向光明前进的道路。画面左侧一组行军的战士,充满信心的表情,表达出他们对领袖的信赖;中间是肩扛梭镖的儿童、头戴白色毛巾的农民自卫军、身穿黑色铁路服的安源铁路工人以及头戴矿帽的安源煤矿工人,标明部队为工农革命军,大家紧密围绕领袖。画面中儿童和矿工回望领袖的欣喜神态,充满景仰之情。右侧齐步向前的两名赤卫队员,肩扛土炮,身背大刀,表现出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远处为崇山峻岭的萍乡罗霄山脉,近处山上、人物脚下为南方特有的植被花草树木,表明秋收起义爆发在湘赣边界特定地域以及起义后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