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家河》中汲取奋进力量
来源:武汉公司 作者:刘倩倩 日期:2021-11-08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习近平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怀着无比敬畏的心情学习了《梁家河》,带着对习总书记的敬畏的心情,我想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书记由一名知青逐渐成长、成熟、走向蜕变的青春历程。带着好奇的心态,我一步步走进梁家河,揭开我认知神秘的面纱。

从《梁家河》中我学会了不忘初心,不忘根,不忘本。“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印在封面上的这句话,是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对年轻人和孩子们说的话;在回答:“有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延安人”的提问时,习总书记脱口而出:“我确实把自己当做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启程点……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很多基本的特点,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他教了我做什么”;习近平说,他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的父老乡亲,离开梁家河40多年来,他时常关注、关心着梁家河的父老乡亲,不管走多远,也不论分别多久,有一种牵挂总能穿越千山万水。习总书记故地重游,归来时却像一个离家已久的孩子,一声声呼唤乡亲们的小名,亲切自然拉家常,其情、其景让人不禁动容。

从《梁家河》中我看到了习总书记逆境中成长的坚韧。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因为“逃离”被“流放”到艰难的黄土高原,又被扣上“黑帮子弟”的帽子,身处当时的政治氛围和艰苦贫瘠的生存环境,面对理想和现实的激烈碰撞,年轻的习近平该有多么绝望和孤独。但习总书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在困境中他先后经受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观”“五关”的考验;在困境中,他虚怀若谷,不忘修身,广读名著,不断追求真理;在困境中他带领村民发展生产,打坝造田、修建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成立铁业社、挖造甜水井、开代销店等。面对生活的考验,他没有被困难击倒,而是敢闯、敢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秉承不屈不挠、敢作为、勇担当的态度,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为人民做实事,其所作所为激励我们广大青年不断前行。

作为基层企业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细读《梁家河》我受益匪浅、感悟颇多:我们这一代人,有着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宽广的天地,在集团公司和物资集团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有更多的机遇展示自我的才能;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不忘初心,时刻怀揣一颗对党、对企业、对自己负责的赤胆忠心,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不平凡的人生精彩。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5 17: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