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踏劲风冲刺——重工人站在风电保供第一线
来源:重工事业部 作者:李传锐 日期:2021-09-30

忠诚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使命与追求。和平年代,普通人做不成如先烈一样忠于党、忠于国家,奋战在抗战前线,可我们应保有忠于企业,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任劳任怨、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2020年,是陆上风电可获得国家电价补贴最后一年。在这历史性节点,大唐集团有93个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550万要在2020年12月31日前全部并网投产。风电主机和塔筒设备供货任务由物资公司重工事业部来完成。芦洋,重工事业部的老项目经理,从事风电设备配送工作十余年,经验丰富,做事胆大心细、雷厉风行。他是首个提出“抢装保供的战场不在办公室,而是在生产车间。是时候脱下西装换上工装!工作要前移!”他也是第一个奔赴厂家协调生产进度的项目经理。

风电塔筒设备,是高度“标准化、流水线”式的生产流程。原材料供货时间大大决定了成品塔筒出厂的时间。芦洋抓住这一个特点,首先前往法兰厂和钢厂进行调研。经与两个原材料厂负责人的极力争取,第一时间拿到了排产计划。芦洋不辞辛苦,奔波于两厂之间,把控每片法兰、每张钢板是否按照排产计划按时完成生产。生产车间一旦有成品产出,他第一时间进行清点核对,保证万无一失。

在确保原材料供应及时到位的情况下,芦洋又马不停蹄前往风机组装厂与塔筒加工厂。生产车间的条件不叫艰苦,但他坚持要和工人们生活在一起,按他的话说:“我不是监工,最多算个学徒”。生产技术上他是学徒,但在生产流程上他潜心研究,最后还成了老师傅。平时,他和生产工人们一起探讨如何优化生产流程,充分发挥他在调度上的实际经验,为每个生产厂量身制定了最优生产流程。不但保证了生产进度,也为生产厂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芦洋看着全程跟随的设备顺利下线、装车出厂,他欣慰的笑了,他知道这是辛勤的回报。但天总不随人愿,有辆叶片车在运输过程出现了意外,叶片需要返厂修复。这次意外给如期交货带来了不确定性,如再出现意外,风场将出现主吊窝工的情况。为保障最后一套设备万无一失到达风场,芦洋决定随设备运输车辆一起前往风场。路上,他为司机师傅提供周到的后勤保障工作,及时准确提供路线及路况信息。最终,设备顺利到达风场。看着最后一台风机完成吊装,这次他悬着心重于放下了,他可以骄傲的说,圆满完成组织交给保供任务。

芦洋是风电工作者中的一员,他的执著与追求代表了我们这一代具有历史使命的新能源从业者的精神。我们有幸从事改善全球气候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的行业,期望与祖国一同见证全球“碳中和”人类伟大目标的达成。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9 17: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