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司读书会系列:平等与尊重 --读《拾荒少年》偶感
来源:北京公司 作者:刘圣寅 日期:2021-09-24

《拾荒少年》主要讲了一老一少两个拾荒者因为一只钱包偶遇并结缘,共同踏上寻亲之路的故事。

在看的时候,我忽然思维中意识闪回了一瞬,想起了一个印第安谚语,是关于类似非洲神秘的原始森林里的土著人的故事。大概意思是讲当地的土著人当向导带着外人赶路时,赶三天路就必须要休息一天。原因是他们的灵魂已经赶不上他们的脚步了,所以必须要停下来驻足,等待他们的灵魂追赶上来。

这个解释乍一听,很可笑,灵魂怎么会脱离身体呢?但深思后,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古之先贤的大智慧。

对一个人来说,灵魂赶不上身体,就相当于我们失去了思考。对一个国家来说,灵魂赶不上身体,就好像文化、道德赶不上经济的发展。

《拾荒少年》里老人与小孩的经历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问题,也体现了人深层的需要。

拾荒老人市侩、自私、贪小便宜、说话粗俗,但他是坏人吗?他看少林寺,有自己的英雄梦;他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他把找妈妈的小孩带回家,在遇到危险时让小孩快跑;小孩一哭他就心软了,想帮他找妈妈……他是有缺点但也有人性的闪光点,人无完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底层的劳动人民。

但他经历了什么呢?

他迫切地跟刚捡来的聋哑小孩分享电视机,是因为没有人听,没有人把他当成和自己平等的人。这个平等是指人格上的平等和身份上的平等。人格上的平等是指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生存机会的人,所以在人格上,他和其他人是平等的。地位上的平等是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人民应该是先富和后富的区别,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区别,而不是上等人和下等人的区别,不是主子和奴婢的区别。

他应该拥有的,不是先富起来的人居高临下的怜悯和躲避厌恶的眼神,而是平等的聆听与尊重。

他们需要尊重,我需要学会尊重。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9 17: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