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司读书会系列:观看电视剧《觉醒年代》有感
来源:北京公司 作者:刘圣寅 日期:2021-07-30

百年前,有那么一群人,想要唤醒沉睡的中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所奔赴的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地战斗,只为让他们生于此,长于此的祖国变好。

蔡元培校长,重振北大,兼容并包。学校是做学问的地方,不论是革新派,亦或守旧派,思想上的碰撞才能促使文化进步,只要是于人民,于国家有益,皆为好的,对的。观点可以提出,不同观点的交流可以使人眼界开阔,不会使思想局限。其实,这何尝不是鼓励大家用辩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那个时候的北大,足以使莘莘学子心向往之。鲁迅先生,一篇《狂人日记》开创了白话小说之先河。他扛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以笔为枪,以字为弹,誓要击穿这些年来,政府对人民的压迫,陈旧迂腐习俗对人民的禁锢。"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诸君,且听!仲甫先生、守常先生,创刊创报,发起五四运动,抵制政府在巴黎和会的妥协签字的决定。无惧生死,身陷狱中,只为身先士卒,振作士气。其后为了信仰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也一直鼓舞着后来的青年们,也为了他们的信仰奋斗终生。

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外交代表团,在弱国无外交的情况下,为了争取山东的利益,在其他国家和中国政府的施压中,拒绝签字,坚守住了民族气节,传承至今。辜汤生先生、林琴南先生,他们虽然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相左,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们明辨是非,求同存异。体现了什么是做学问先做人,名节如璧不可污的骨气。历史,是人物的群像。生逢乱世,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坚守的阵地都有所不同。有些道理,随着年岁渐长,每有感悟都没有近些天来看这部剧给我的震撼多。感谢这部好剧,让我重新学习了历史,不再是枯燥地背诵年份、事件表,只有真深入了解,方觉曾经课文中背诵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不单单是古诗赏析、课后作业,而是对家国破碎的痛心疾首、含恨而终的不甘所留下的对未来收复失地的渺茫的期冀。

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好的作品,将历史客观地重现,使国人牢记历史,启蒙青年之思想。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5 17: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