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80后”几乎成为“垮掉的一代”的代名词。这固然是因为所谓的“80后”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的自理自力能力,与其父辈相比,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80后”的父辈与祖辈们对他们的担心,而这种担心,也折射出“80后”的父辈与祖辈们与“80后”这一代,在安身立命与为人处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好在“80后”已经很快长大成人,而在诸如汶川大地震等突发事件中,“80后”用他们的具体表现,证明了他们自身的实力,也将其父辈与祖辈的担忧,一扫而空。而比这更让我们欣慰的是,“80后”在为人父母之后,并没有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自私自利、贪图物质,而是将“道德立身”置于“出人头地”之前。
这其实也是有背景的。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80后”,或许,他们也是最后一代深受棍棒教育之害的群体。古训云,“久病成良医”,正是因为“80后”深知棍棒教育的危害,深知功利之心的危害,今天,在他们成为父母之后,“80后”们就不再以出人头地作为对孩子的唯一要求。他们对待孩子未来的期许不再宏大,对成功的定义也更加宽泛,从小在“我要当科学家”的人生理想中成长起来的“80后”则更希望子女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和修养的人。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他们也在陪着孩子一起长大。
这样的“陪着孩子一起长大”,对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百分之分的利好消息。“80后”一代所秉持的“道德立身胜于出人头地”的世界观人生观,对于今天我们几乎谈虎色变的道德滑坡,无疑起到强有力的刹车作用。虽然“80后”一代因为深受棍棒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影响而依然称不上完全成熟,而与他们的“独二代”一起成长,但这至少向社会证明,他们已经明确地意识到,真的爱孩子就该给孩子一个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而不是肤浅以“物质的满足与否”为核心,而是着眼于不同性别需求,让男孩子能够自立自强,承担更多的责任,勇敢的面对困难以及坚持不懈的自我奋斗。让女孩子拥有开阔的视野、独立、有主见、有智慧。在今天的“80后”看来,“独二代”已然是少年一代,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以道德立身则民族以道德立身。以德立身,“80后”永不垮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