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班徽设计,采用活泼的‘电’元素进行演变,其中,跃动的‘电光羽翼’象征着创新腾飞……”
走进阳城发电公司维护部仪控一班,“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奖牌格外醒目。一面包含了“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等在内的荣誉墙,记载了班组从厂级先进到全国先锋的攀登之路,记录了砥砺奋进历程上一个个拼搏的身影,让人真切感受到同心聚力、追求卓越的深厚文化底蕴。
“带领这个荣誉班组继续前进,我深感责任重大。”班长姚胜魁说到。“班组标准化要靠大家共同努力、一起建设。”
什么是班组标准化建设?怎样去建设标准化班组?是这支平均年龄30岁的年轻队伍必须要完成的一项重要课题。从“工位相邻”到“相亲相爱”,从“新”班组到“星”班组,11名小伙伴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他们的班组故事,要从“创新”说起。
技术创新守安全
“解决了水位控制优化问题,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当连续奋战15天、成功攻克汽包水位调整的“卡脖子”问题时,大家脸上的愁容终于舒展了。
去年,该班组成立了“勇攀高峰”QC小组,重点攻关“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下汽包水位控制优化”项目,通过数据分析、仿真模拟,多维度分析深度调峰下汽包水位波动的原因,不断优化方法来提高1-6号机组深度调峰下的汽包水位调节品质,最终实现汽包水位摆动范围从±90mm减少至±20mm,解决了深度调峰下给水泵转速调节受限、PINCH阀频繁摆动的问题,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看似微小的70mm,却推动机组安全走出稳稳的一大步。从防非停行动到节能减排,从隐患排查到提质增效,该班组始终奔跑在技改创新的最前沿。
该班组将工作重点放在制定事故预防措施、设备优化完善、难题攻关、流程标准规范化等方面,实现隐患排查事前预防、提前介入,由“被动逐项对标”转变为“主动全面提升”,真正提升设备的本质安全水平,扎实推动提质增效工作,持续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助力机组向调节型和综合能源服务方向转型。
管理创新助提升
“检修用剩的边角料、旧零件丢弃太可惜了。”
“最近的DeepSeek和AI特别火,可以和我们的培训工作结合起来。”
……
在班组月度民主管理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建言献策,“头脑风暴”如火如荼。
2024年,在设备操作区域设置“工具定位卡”、标注常用工具固定位置、安置“物料回收角”、建立领用台账、完善可再利用物料管理等17项合理化建议全部落实。月度民主管理会不仅搭建起班组成员共议班务、共担班责、共促提升的平台,而且有效促进大家交流沟通、互帮互助,已经成为了班组管理的有力举措。
不仅如此,该班组固化学习型、安全型、环保型、创新型、和谐型的“五型班组”管理模式,通过设立技术员、安全员、考勤员、材料员、宣传员等岗位矩阵,构建起职责清晰、执行高效的运转体系,依据《仪控一班经济责任考核办法》将绩效管理具象为可量化的指标,发现重大隐患及时奖励,技术创新成果月结兑现,真正让“能者多得”的激励看得见、摸得着。
标准创新强保障
“扫描墙上二维码,打开链接就可以翻阅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标准,同时,还能够实现日常在线修订。”安全员乔麒儒正耐心地给刚加入班组的新成员展示部门五本工作手册。
由班组标准化建设手册、部门基础管理手册、培训工作手册、岗位标准手册、长委班组标准化手册构成的“五本手册”可谓是班组管理的“智慧法典”。标准化流程护航安全生产,精准培训蓄能人才培养,基础管理助力高效协作,岗位规范推动责任落地,外委班组同质化管理提升作业水平,真正为班组标准化建设注入持久动能。
“安全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每一条逻辑的严谨、每一次隐患的消除。”这是该班组始终信守的安全宣言。
作为阳城发电公司“中枢神经”的守护者,该班组以规程学习强技术根基,以规范作业立安全准绳,以台账管理促精细管控,以定置管理树班组标杆,切实将班组标准化转化为保安全、提质效、强管理的有效实践,推动制度入脑、标准入心、规范入行,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筑牢坚实保障。
“硬技术+软文化”的双轮驱动,让仪控一班始终洋溢着青春活力。他们用实践诠释着“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的班组追求,更用实践证明:年轻一代的仪控人既是技术的传承者,更是创新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