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新能源事业部大龙山运维中心的数字故事
来源:滇东新能源事业部
作者:杨艳周
日期:2025-03-10

数字是怎样的?有人说,数字是冰冷的;有人说,数字是沉默的;也有人说,数字是生硬的。但在我看来,数字是更生动的符号,有着独特魅力,每个数字的组成,背后都有着其特殊意义,或是奇妙,或是神秘,又或是充满无限想象。在滇东南的高山荒岭中,一串串数字织汇出一个个绿能故事,彰显出无数个大唐人的青春、汗水和朝气。


十年,安全盾更坚固

2015年,在“十二五”收官之际,滇东南的红土地传来喜讯,滇东新能源事业部大龙山风电场成功投产,为当地源源不断注入发展绿能。大龙山风电场属高原山地风场,冬季严寒,夏季炎热。这十年来他们战风雪、熬酷暑、灭山火、迎台风,面对一个个困难,从不低头,始终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安全生产持续保持稳定。

战冰雪,守光明。从12月到来年2月,高原的冬季总是充斥着刺骨的寒风和凌冽的冰雪,作为高原上的风电人总是免不了与冰雪战斗,只为守住严寒的光明和温暖。面对着冰雪这个老对手,他们从容应对。准备工作的有条不紊,使得每次的冰冻天气都能把损失降到最低。为达到知己知彼的状态,他们为获取设备受损的第一手资料,第一时间踏着冰雪,到山头开展线路巡视,查看风机覆冰情况,为后续抢险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也为后续设备保险索赔提供了有力证据。为兑现守住光明的诺言,他们在高山慌岭中穿行,在荆棘怪石中奔走,坚毅的目光透露着的是恢复设备运行的果决。这样的战斗持续了十年。

灭山火,抢电量。3月的春风最是喜人,它充斥着唤醒大地的生机,令人心旷神怡;它释放着无限的潜能,带来源源不断的绿能。同时它也最是恼人,无情的山火挟它之势,令人无可奈何。如同战冰雪一般,每年的灭火战斗,总会如约而至。面对火灾,他们也绝不打无把握之战,提前清理隔离带是必不可少的工序。面对威胁设备来势汹汹的山火,他们也绝不退让,快速响应加一众灭火设备齐上阵,全力以赴灭山火、抢电量。这样的战斗十年未停歇。

斗酷暑,保设备。高原风场不只有严寒,亦有酷暑,高原的烈日晒得人脸生疼。每年的酷暑,亦是风电检修的佳期。迎烈日,战检修,保设备便是这个季节的主题。杆塔上、电缆沟中都是他们战斗的身影,虽然工作服上布满了灰尘和油污,但却遮盖不了他们年轻的面庞和蓬勃的朝气。面对恶劣的天气和艰巨的任务,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迎着烈日清洗瓷瓶、安装避雷器,只为确保在下一个大风季多发电量。这样的战斗十年不间断。

十年来,他们恪守安全,严格设备管理,精心隐患排查,严格执行两票三制,细心做好基础台账,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十年来,他们战冰雪、灭山火、斗酷暑,或许这些在常人看来艰难的任务,在他们看来却是一年又一年地轮回。十年来,他们将安全烙印刻在心底,铸造出一面坚不可摧的安全之盾。

发展路更蓬勃,未来梦更可期

2020年9月22日,我国首次提出“双碳”目标。大龙山风电场作为当时文山州在役装机规模最大的风电场,成为了大唐在文山发展的“桥头堡”,工程项目以此为基地不断“拓路子”,生产人员以此为基础坚持“打底子”。终于在2023年,大龙山风电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大龙山运维中心,实现从0到总装机容量为638.75兆瓦的突破,实现从0到167台风电机组的成就,累计发出绿色能源超过40亿千瓦时,绿色发展之路更为蓬勃。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青年的殷切期望。青年是永恒的话题,28.5是大龙山运维中心的平均年龄,这群青年刻苦钻研提技能,敢为人先勇担责、不忘初心争先锋,他们始终战斗在新能源一线。

十年来,风起,风止;不同的青年在相同的高山慌岭中,默默地守着转动的风机,不同的青年有着可期的未来梦。十年,超过3500天的坚守,虽是简单数字,背后有着许许多多平凡但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不足以用可歌可泣来形容,却也真实记录下了大龙山运维中心人艰苦奋斗的干事历程,他们用流淌的汗水,谱写着一个个数字故事。这些故事依旧在续写着。

责任编辑:云南网站管理员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8 1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