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新能源分公司驻村工作队先后收到了西靖镇古山村两位村民和村民委员会送来的三面锦旗和一份联名签署的感谢信。“工作队驻村帮扶办实事,大唐人情系群众解民忧”、“扶贫帮困,情暖人心”、“尽职尽责情系民生,为民排忧温暖人心”表达了对工作队帮办实事的感谢之情,也肯定了工作队多年来对古山村的真诚帮扶。
古山村位于古浪县西靖镇S308省道南1公里处,是2006年由县内山区群众搬迁的移民村。现有8个村民小组,383户,1668人。耕地面积7899亩,其中,水浇地4826亩,人均土地2.9亩。种植作物以小麦、马铃薯、玉米为主。养殖业以养羊为主。2013年底全村建档立卡人口141户684人,贫困发生率41%,2019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153户675人,剩余1户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8%,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2020年底实现全部贫困户的脱贫。
该公司驻村工作队自驻村以来,深入走访全村1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详细准确了解每家每户基础信息,摸清问题底数,建立问题台账,结合“一户一策”动态跟踪管理,全面冲刺问题清零,整改完成到户产业培育、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易地扶贫搬迁以及兜底政策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工作队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以积极引导村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重点,按照强化基础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为原则,扎实做好了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夯实党建基础、维护社会稳定、对接项目帮扶消费扶贫等工作,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的目标。
蒲昌禄是古山村建档立卡户汪玉翠的公公。18年蒲昌禄的儿子意外死亡,工作队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向镇领导和相关部门反映,将蒲昌禄儿媳汪玉翠一家三口纳入建档立卡户,同时给予了三类低保待遇。由于蒲昌禄和妻子郭凤山户口不在古浪县,但长期与儿媳一起居住,老两口常年疾病缠身,整个家庭的生活压力因儿子的去世陡然增加大。工作队再次与民政部门沟通,将汪玉翠一家三口的三类低保调整为二类,进一步缓解生活压力,同时通过申请两批次产业奖补政策,补贴1万元用于发展产业。5月份,工作队亲自联系为蒲昌禄和妻子郭凤山办理迁户手续,协调好扶贫办和民政部门,当月纳入到建档立卡国扶系统并与次月享受二类低保待遇。蒲昌禄与外甥存在债务纠纷,工作队通过长达4个月的协调,组织镇领导参与公正调解,为蒲昌禄追回欠款10万元,利息及拖欠工资4万元。工作队帮办的实事以及多项惠民帮扶政策的落实彻底解决了蒲昌禄的后顾之忧。
陈总武也是古山村的建档立卡户。上有两个年迈的老人,下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女儿,家中的主要收入只能靠妻子就近务零工和政府兜底保障获得。陈总武因多年前的一场煤烟中毒导致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近年来又查出肾功能异常、肝功能衰竭、心肌梗塞等病症。今年陈总武就经常住院治疗,生活本不富裕,巨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工作队得知消息后,多次前往医院进行慰问,并与西靖镇主管民政的领导联系,多方协调为陈总武申请到了两万元的大额临时救助。工作队利用地方特殊的“精准100”保险政策,整理所需要的资料,亲自前往镇卫生院、县扶贫办、卫生局、保险公司等部门为陈总武办理大病保险理赔。不仅如此工作队还通过产业奖补政策和申请公益岗位等多项措施缓解其生活压力。了解到陈总武两个女儿数学英语成绩不太好,工作队专门为她们购买学习资料,帮助她们辅导课程,并送去新衣服和鞋子。今年陈总武的大女儿考上了大学,困难的日子也有了到头的希望。
陈总武的父亲陈元为工作队送来锦旗,眼含泪水地说:“太感谢了,你们是大好人,你们做得太多了!”其实,这也是工作队的日常,为了乡亲们能过得好一点,日子舒坦些,他们整天奔波着,忙碌着。
贫困户贾万海大爷说:“现在日子好得很!我养羊公家给补了五千元,养鸡公家补了一千元,儿媳妇开的裁缝铺子公家也给补了五千元哩,娃娃们上学还给补钱了。”为了让贫困户能够激发内生动力,自己发展产业,得到更多实惠,工作队结合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宣传产业奖补政策,提高产业覆盖,保障增收,经过逐人逐户深入宣传奖补政策,累计落实“十大产业”奖补三批76户,奖补资金362000元,“五小产业”累计奖补38户,奖补46000元,落实养殖暖棚奖补政策29户,补助资金共计464000元,可增加羊养殖1.1万只。目前村里羊存栏量达1.2万只,人均羊养殖量7只,随着政策的落实,羊产业规模将得到进一步的壮大。工作队联系古浪县君安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举办电工、电焊、挖掘机、手工艺等各类培训4期200多人次,提高农户的技能。“我现在可是个电焊工,手艺可好了,学校发了电焊机,家里需要焊的我都能焊。等到娃娃们上大学了,我就可以凭我的本事儿到外面挣大钱了。”村里留守妇女高琴笑着说。
没有支柱产业,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工作队结合省市县“三变”改革扶贫政策,对接公司申请到累计51万元,以捐赠的方式入股帮助古山村成立村集体经济众益农牧专业合作社,利用古浪县特有的寒旱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域优势,引进高端西姆塔尔、安克斯、海福特、夏洛莱等肉牛品种。严格按照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的方式,充分发挥企业资金,管理,品牌,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对合作社进行一体化管理。按照“农户自愿,棚圈流转,资金入股,收益分红”的原则,合作社通过入股分红,订单养殖等方式,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合作社现在运营规范,发展良好,已成为镇上的肉牛养殖基地,存栏量超过3000头,吸引了超过3000万的投资,目前带动古山村贫困户75户,带动西靖镇等周围16个村。2019年,合作社为16个村发放128万元分红资金,每个村集体分红8万元。每个村用分红资金的65%设置公益性岗位,帮助村民就业;用资金的15%设立村级文明奖,奖励好公婆、好儿媳等文明乡风的践行者。合作社还为22个贫困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22户贫困户目前全部脱贫摘帽,过上了稳步增收致富的好日子。
“咱们村的合作社真好,我入股了1500元,一年给我分红1300元哩!”贫困户李能平看着自己分红证上的数字高兴地说。
产业有了,基础设施也要提升。工作队汇报沟通上级部门争取到12条累计7.5公里道路的硬化项目,帮助村内硬化了前街后巷的道路,为村民的出行带来极大方便。工作队通过走访了解到村内灌溉水渠损坏严重,及时与公司协调,将19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农业设施改善项目,修建了1.4公里农业灌溉水渠,切实解决了古山村农田灌溉困难的问题,让村民们的种植效益有了明显的提升。工作队在日常走访中还发现村内存在雨天排水不畅的问题,经过多方反映,争取到250米排洪渠项目,彻底解决了村内内涝的安全隐患。黄大娘每次看到工作队就说“小张,我给你们点赞,把雨伞雨衣让给我们,帮着我们排水,没有你们,房子都泡塌了。”
“杨书记,你和小张要回公司了吗?”村民们急切地问着。
“没有了,‘摘帽’可不摘帮扶呀!我们工作队不走,还要给大家办实事了!”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驻古山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杨宝荣笑着给大家回话。
工作队能够得到广大村民和领导的认可,能够看到乡亲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也算是在扶贫路上,一路花开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工作队要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