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做出战略部署,为新时代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2年以来,面对转型发展机遇以及服务区域内风电、光伏机组装机容量不断增长的现状,大唐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新能源所直面挑战、勇立潮头,以新能源提质增效和科技创新为导向,秉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院”的建院方针与“讲科学、讲技术、讲民主、讲规范”的学风,坚毅笃定、勇毅前行,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提升技术服务质量,在能源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党建引领 把好移交验收关
围绕新能源提质增效攻坚战,新能源所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开展支部网格化管理,中层干部和支委分别与技术骨干、青年职工结对,从思想引导到能力提升,全方位提升支部党员战斗力和凝聚力。为保障新能源新建项目的高质量投产,支部先后成立多支党员突击队与风电、光伏专项技术攻关小组,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让党旗在攻坚一线高高飘扬。
风电机组出质保验收是彻底解决机组问题的最佳时机与保障机组施工质量的最后一道屏障。该支部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领验收小组其余技术人员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先后完成海西、陕北等地共计65台机组的出质保验收工作,为风电场提供了真实可靠的风机缺陷整改依据。同时,还就风机并网故障、安全链测试、轴承工作状态判定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与措施,为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光伏专项技术小组先进党员技术骨干带领成员,以持之以恒的韧性与好学求真的态度,从零开始、稳扎稳打,一步一脚印地在这片“陌生”的领域不断深耕,相继圆满完成了首个光伏电站性能测试和首个光伏场区的调试工作。期间,累计完成17站、200余项测试,帮助发电企业充分了解了主设备的实际的运行特性、改进了运维方式,准确详实的数据也为其后续的移交生产验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此同时,技术小组还通过系列测试发现了场站系统的低效环节,为其后期提质增效与技术改良提供了发力方向。
创新为先 推进智慧化改造
新能源所充分履责科技研发与技术保障使命,不断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实践应用,累计完成相关科技项目论文4篇,发明专利4项以及光伏著作1部,与此同时,还获得系统内外各类奖项3项。
针对光伏电站实际运行特性,该所主导开发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光伏电站主设备的智能挖掘分析平台”和“光伏组件智能清洁系统”,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设备异常工作状态音频识别技术,并可结合设备故障信息等数据,进一步诊断设备劣化原因。同时,还实现了无人机、光伏组件积灰预警系统、干挂式智能清扫机器人、移动式智能清洗机器人和光伏电站大数据平台故障分析与预警系统的联动,可根据光伏组件运行参数进行智能清洁操作,目前,项目成果已在青海格尔木光伏电站得以实施应用。“基于海西区域新能源智慧场站系统集成及智慧消防研究应用与示范”科技项目以智慧化自动控制为导向,可实现火灾威胁的精准预警,为建成风电机组智慧消防系统提供关键助力。目前,该项目已编制完成项目总体方案设计并持续推进。
踔厉奋发勇争先
“双碳”目标下,通过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技术手段,可再生能源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汩汩绿色电能,点亮了中国能源转型之光。下一步,新能源所将继续紧密结合“三个紧密围绕”功能定位与“三个面向”工作方针,聚焦新能源场站实际技术需求和急难问题,着力新能源技术创新,以“智慧”力量赋能新能源转型发展,继续在“二次创业”的转型发展道路上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