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发电机检修集装箱人头攒动,一群人团团围坐,毫无困意,聚精会神地倾听、记录,时而思索,时而点头,时而询问。生产现场灯火通明,热火朝天,此时正在进行的是某发电企业1号发电机定子铁芯损耗试验的交底会。大唐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电气所主任工程师--90后的杨玉磊作为本次发电机铁芯损耗试验负责人,正在进行工作分工和安全交底……
在接到该机组抢修的生产传真后,华东电力试验研究电气、振动技术团队便开启应急服务通道,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杨玉磊深知此时正值“迎峰度夏”关键时刻,“保安全”和“保供电”工作压力巨大,便主动带领团队确保抢修工作顺利进行。
夏季的汽机平台,宛若一间巨大的蒸笼,机器的旋转轰鸣,金属的碰撞敲击,发电企业、设备厂家与配合人员的往来穿行,无一不搅动着热浪,提升着温度。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技术团队人员虽已汗如雨下,却没有被热浪烦扰,他们聚精会神地紧盯现场和数据,剥丝抽茧,仔细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不知不觉间,衣服早已湿透。
“试验开始二十分钟左右,温度就会升上来,大家在两边行走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特别是现在这个时间点,很容易犯困,容易出现脚下打滑、磕绊等情况,汽发对轮那边刚刚已经让蓝巢的师傅把孔洞又重新封堵了一下,励端的油管比较多,上面也让师傅垫了防护垫。”
“乃收,在出线仓监护的时候一定多带几瓶水,下面风机停了,比发电机平台还要闷热!蓝巢的师傅测温的时候一定给他们交代清楚,保持好安全距离。”
“大飞,在开关室的时候要和继保专业的师傅一起监视励磁涌流,开关容量不够的话需要重新修改定值。”
“厂家的师傅,到时候跟我们一起,在发电机汽端励端交替测量,记录之后最后汇总数据,双重验证确保试验数据的正确性。”
作为此次工作的负责人,杨玉磊正在有条不紊向团队成员和设备厂家交代工作。面对即将开始的试验,大家认真准备,已经整装待发。
由于发电机内严禁掉落异物,所以试验人员必须穿上厚重的连体服。现场的高温环境,再加上密不透气的连体服,考验着每个人,他们变身一群默默坚守的“大白”,为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奋力拼搏。
窗外,黑夜正在跟黎明撕扯;窗内,试验团队正在和时间和高温较量。电缆缠绕过程中,团队成员屈身在发电机定子膛内,汗水浸透了工作服滴落在封闭的连体服中,每一步,都变得更加艰难。
此时,杨玉磊在发电机平台,一边用对讲机时时与各个工作点保持联系,确保过程无异常,一边紧盯试验数据,脑海中不断进行判断和分析。技术团队手持红外成像仪,在不断升温的发电机励端汽端来回奔波,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们从电缆接头处,到水电接头L形压板焊接处,再到铁芯,不放过任何一处微小细节。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发现汽端八点钟方向有一处铁芯异常发热点,立即通知厂家进行修复处理,避免了正常运行时铁芯发热的重大缺陷。
清阳曜灵,和风容与。当清晨的第一缕微光穿透轻轻薄雾,洒在每个人的脸庞,汗水,早已凝结成霜。解决棘手难题的喜悦,冲淡了身躯的疲惫,大家的步伐变得更加轻盈和坚定。“等这次回去,我们就能骄傲地告诉别人,我们见过凌晨四点的电厂!”一阵爽朗的笑声飘扬在这群年轻人的后方……
工作仍在继续。线棒耐压、定子水回路气密、水压、端部模态、交流耐压、修后直流耐压,短路空载试验……随着一个个重要节点工作的顺利完成,1号发电机的并网也在按照既定目标不断推进,并最终于2022年7月29日顺利并网。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于点滴处见真章,“保安全”责无旁贷,“保供电”身先士卒,以精湛的技术水平、过硬的意志品质和优良的服务意识赢得了电厂的高度赞誉,也在“迎峰度夏”的战役中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
他们,依旧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