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节能降碳 排忧解难
来源:大唐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作者:张浩峰 高世杰 日期:2022-07-29

“双碳”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火电机组的功能定位由大装机容量的电量型向少发电出力的调节型转变,传统的生产运行要素基础和节能降碳管理逻辑也在悄然转变。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汽机所的专业团队,在新形势下的节能工作中,立足“精打细算”过日子,扎实巩固基础面的同时,加强攻关创新,尤其在解决生产一线难题的性能提效、优化运行、针对改进等投入少但见效好的“节能小芝麻”工作上,卓有成效。

“终于正常了”

“连续一周收球率均稳定高于97%,终于正常了!”随着某电厂节能专工这一句兴奋赞叹,意味着该厂空冷机组数年来胶球清洗装置收球率严重偏低的异常问题,被首次攻克。同时也表明,由汽机所团队牵头承担的该电厂“悬榜”技术攻关项目,成功“揭榜破题”。

该厂尖峰凝汽器系统投运后,空冷机组干湿联合运行模式使得冷端系统变得异常复杂,而且深度调峰循环水流量降低,出现了胶球收球率一直严重偏低问题,较大影响经济稳定运行。数年来不少业内外胶球厂家和专业公司乘兴而来、留憾而去,甚至有知名厂商断言“整个胶球装置系统必须全部更换新的一套,否则无法彻底解决”。

面对挑战,汽机所成立由党员李燕平牵头的攻关小组,带领青年骨干高世杰、青可儿等迎难而上,通过现场诊断试验和系统性排查,开展关键装置和系统整体的CFD流固体耦合建模仿真计算,终于找出了问题关键点,并提出“AIST先进整体胶球系统优化技术”,进行了基于最佳收球率的整体优化及关键装置、系统管路因地制宜改造的优化论证。该较小投入的改造方案实施后,一次性投运成功并实现收球率97%以上,而且正常运行至今,成功打破了几年来一直无法正常投运的魔咒,也验证了技术攻关的关键服务支撑作用。

“我们也需要”

京津冀区域高比例消纳新能源趋势下,煤电机组深度灵活调峰压力与日俱增,尤其是供热机组冬季面临保民生供热和深调经济运行的双重难题。新的运行条件下,过去业内很多供热煤电机组仅用纯凝滑压曲线“一根老线走到底”的局面,亟待改进突破。

面对新问题,汽机所成立由青马学员张浩峰、入党积极分子杜未、党员李燕平和青年骨干杨晋、高世杰等组成的课题小组,联合张家口蔚县电厂开展“高比例消纳风光新能源条件下的超超临界供热机组全工况滑压优化”专题研究。结合运行条件特点,创新性地采用了“超超临界多条件滑压模型+优化算法+多工况典型试验”的技术路线,一方面提高了现场试验的针对性和建模计算的精确性,另一方面大幅减少了现场试验作业的成本及风险。并提出了“多边界条件双滑压曲线的多工况平滑切换技术”。课题实施后,供热工况下平均降低煤耗1.5克/千瓦时,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对此共性问题的优化解决,某电厂技术人员联系课题小组说,“我们也需要供热滑压优化”。经过紧锣密鼓的实施,该厂新投产超临界机组实现供热工况下平均降低煤耗1.8克/千瓦时。一句“我们也需要”,既说明了来自生产一线的需求呼声,也表明了一份对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技术服务的信任。

“这未必节能”

“深度调峰下,传统热电联产机组运行方式是否有优化节能空间?是否供热工况就一定比纯凝工况节能?”面对此现场问题,汽机所主任工程师、党员刘岩牵头,党员杨国强、入党积极分子杜未重点参与,联合张家口发电厂等成立课题小组,深入开展了“面向深度灵活调峰机群的智慧优化运行关键技术”研究。

纯凝和供热工况的建模计算以及现场优化运行试验表明,传统供热能力象限条件下仅考虑安全为主的抽凝供热运行模式较为粗放,尤其是初末寒期供热量较小时如果进一步深调,可能导致不节能问题。课题小组针对供热机群提出“临界热电比和供热能效象限”指标概念,依此通过指导关键参数的优化运行,在满足安全约束下可以显著提高供热工况运行经济性,平均优化降低煤耗2.5克/千瓦时。

“这未必节能”,这是对新形势下热电联产机组能效性能规律的重新认识,也是“因小见大”对供热机群精细优化运行的有益探索。

“难度即高度”

作为华北网京津冀区域首台600MW、集团公司首台600MW和业内首台双联通管600MW机组切缸供热增容改造,盘山电厂4号机组灵活性切缸面临高中缸分缸、四缸四排汽、双中低压联通管、带无刷励磁机复杂长轴系的动力学特性异常敏感难题挑战。

针对该引进西屋技术机型存在长轴系振动响应偏大先天性问题的项目特点,由汽机所青年党员杨国强牵头,从长距离供热边参数选型、主辅机适配性论证,和切单双缸控制逻辑优化、小流量切缸轴系稳定性分析、平滑切缸关键策略、动态健康监测等开展全过程深度服务,顺利攻克了“易失稳复杂长轴系平滑切缸供热”技术难题。

“难度即高度”,该项目成功实施,标志着业内最复杂轴系切缸供热改造的完成,也使得该厂迈入长距离供热的节能降碳新阶段。

“永远在路上”

在推进能源转型、赋能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我国煤电机组深度灵活调峰将常态化,也将进入深水区、少人区、无人区。如此规模的煤电机组既要确保自身安全和为电网兜底保供,又要持续节能高效运行,在世界范围内无充分经验可借鉴。为此,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汽机所专业团队也深知节能服务和技术创新“永远在路上”,在新能源革命的新征程上,始终坚持“讲科学、讲技术、讲民主、讲规范”的工作作风,勇于履职担当和敢于创新突破,做好节能降碳生产一线的排忧解难人。


大唐环境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9 15: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