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司读书会系列:《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来源:北京公司 作者:刘圣寅 日期:2021-11-22

我们从小到大无数次听到过关于哲学的说法,很多人都会问哲学是什么,或许大部分人对于哲学的印象还在于苏格拉底或者是柏拉图这样的名字上。人们循规蹈矩的生活,在各种各样的规定下三缄其口的向前走,自然而然的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存在即合理,并不去思考背后本身的意义。而当我读到这本《苏菲的世界》以后,我开始明白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元素组成的,没有绝对的一切,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相对性,无论是已被世俗所承认的或者是被世俗所摒弃的都有它自己本身的道理,以及它的相对性。

本书是以写信的形式,在十四周岁小女孩信箱里开展的故事,一个寻常的一天,一封从未见过的信展开了苏菲以少年人的视角去思考这个世界的真实性,以及活着的意义。而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会思考自己生活下去的意义,并且这将是一个漫长且终身的旅程,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我们的环境发生变化,身边的人也会从少时的玩伴到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但我们始终不会忘记追寻生命地意义。书中写道:“对一个即将要冻死的人来说,温暖的外套就是他生命的意义,对一个即将饿死的人来说,一顿饱餐就是他生命的意义。”而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有的人认为有一份朝九晚五,福利不错的工作,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就是他生命的意义;而对于有些人来说,或许是满身的荣誉,得到和大部分人不一样的财富就是他生命的意义。这件事情就像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心中对于生命的意义定义不同,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将会穷尽一生去追寻生命的意义。

信中告诉苏菲,想要成为一名哲学家,你必须始终保持着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这件事情听起来再简单不过,但却对已经成年的我们来讲,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大部分人对这个世界早已习以为常,不管是太阳的东升西落,还是地球的自转,都把它们视作大自然中的一切,以一句存在即合理来交代它全部的意义。而那些始终对此保持怀疑,并思考其真实性的人就需要不顾世俗的压力,始终向前前进,好奇心会给予人们动力,激励人们说出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亦或者是因为对于生活的不再充满激情,致使我们墨守成规,默默遵循。

感性的人始终唯心主义,相信自己所感知的一切,理性的人思考事物的本质,尊重事物的本身发展规律,我们并不能以制高点的角度批判某一种主义的错误,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妄下定论某一种主义完全准确,这就是哲学的核心,世间万物都存在,但是都有相对性,相对的一切存在,才有交互作用的产生,正如人们如果没有大病一场,那他是必不会珍惜自身的健康,人们如果没有直面过死亡的威胁,那么他也一定不会感受到生活本身的意义。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9 17: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