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劳模感人事迹 继承发扬“朗红精神”(三)
来源:中国电力报
作者: 伍丽云 胡涓
日期:2023-05-17

图片


5月6日,在集团公司2023年投资发展工作推进专题会上,邹磊董事长以李朗红的故事激励广大干部职工要忠于事业、忘我工作、攻坚克难谋发展,要胸怀全局、开拓进取、抢抓工程重实效,要脚踏实地、严谨细致、刻苦学习真本领。

5月10日,海投公司召开投资发展工作推进专题会议,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投资发展工作推进专题会议精神。会上,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郭亚斌在讲话中回顾了与李朗红同志共同工作期间的细节情景,重温了李朗红同志艰苦奋斗谋发展的感人事迹。并号召海投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大力弘扬“朗红精神”,发扬 “四千”精神,积极投身到投资发展、经营建设各项工作中,全力以赴抓好高质量发展工作,为集团公司“二次创业”贡献海投力量。


图片

燃尽的生命

——追记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朗红(三)

图片

“他走了的这些天,我好几次都梦见了他,他微笑着坐在会议室最后一排。他精力那么充沛,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他的个人魅力和感召力,他的忘我工作精神,让我们受用终生。”

李朗红是一个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事业上的人,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为了自己钟爱的企业,他能够牺牲一切。

福鼎市核电筹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周瑞成这样形容他:“李朗红就像落入情网一样对待工作,他在用对恋人般的激情不顾一切地投入他的事业。”

从筹建电源项目开始,他一日三餐吃的最多的是方便面,在他的宿舍里总是放着成箱的方便面。为了照顾他的身体,李朗红妻子来到宁德。可李朗红经常忙到半夜,顾不上回到仅有十分钟路程的家里。说好了晚饭回家来吃,可是妻子给他留的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李朗红做事总是追求完美,这也是他比别人在工作上花更多时间的一个原因。司机史德鑫是最好的见证人之一。从2004年2月到李朗红住院的2008年7月的4年半时间里,史德鑫的汽车里程表上显示的公里数是33.78万公里,平均每个月跑了6500公里。史德鑫说,李总在车上不是看资料就是看书,他给政府部门的汇报稿几乎是在车上背下来的。

李朗红深爱自己的妻子。自打他到福建工作后,夫妻聚少离多。可他心里却总是牵挂着妻子,每次外出,他都想方设法给妻子买一件礼物。他热爱生活,多才多艺,唱歌跳舞拉小提琴样样精通。在他病重的时候,妻子每天陪着他。他每天上午一小时、下午一小时拉小提琴给妻子听。12月30日是妻子的生日,此时李朗红已经住院多日,自知来日不多的李朗红,对妻子的爱和愧疚一起涌上心来。他强颜欢笑地对妻子说:“我在这个新家给你开个家庭茶话会吧,我要给你好好拉上一曲……”

一语未完,李朗红已泪流满面。

李朗红有个年轻帅气的儿子,他一直把儿子视如珍宝。儿子刚满周岁时曾得过一次腹泻。李朗红焦急万分。他昼夜不眠,把儿子二十四小时的体温、脉搏、症状还有排泄物的形态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当他把儿子的病情记录递给医生时,医生惊讶地瞪圆了眼睛,说:从没见过这么疼爱孩子的父母。他的记录也被医院留下来作为病案研究。

就是这样一个慈爱的父亲,为了事业,他牺牲了与儿子相处的天伦之乐。儿子谈起父亲时说:“我今年已经27岁了,记忆中,和他在一起的日子都加起来也超不过两年!”

为了他钟爱的事业,李朗红怠慢了家庭,怠慢了亲人,也怠慢了自己,但他对人民、对同事却倾注了满腔热爱。

宁德发电公司附近的龙珠村和半屿村属渔业村,经济欠发达,农民经济收入不高。在前期工程建设中,李朗红看到龙珠村群众饮水困难,积极筹资15万元帮助村里解决了饮水问题,并帮助两个村子修整了道路。每年“六一”儿童节,他都要到龙珠村慰问贫困学生,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也成了宁德发电公司的优良传统。

宁德风雨灾害多,每遇台风发生,他都要组织大家到电厂附近的备湾救灾物资、修房修路等。他的真诚赢得了村民的尊重。李朗红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备湾村村民自发地给李朗红献上了花圈。 

在宁德火电和宁德核电工作的年轻人多,李朗红像家长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譬如子女就学、户口、房子、家庭等等,早已成为他日常工作的内容之一。为了解决职工子女就学问题,他多次找宁德市教委甚至市委协调,直到宁德市委为此召开了专门会议解决了问题。为职工住房问题他也找过宁德市委请求支持,还亲自与开发商讨价还价。职工们调侃说,李朗红是我们的“难兄难弟”。

图片
图片

2008年7月,病魔向李朗红袭来。在他生命的最后半年里,他度过了人生一段艰辛苦难却积极乐观、从不言弃的日子。

“昨敲电脑擎,今向白衣群;举刀送瘟神,还我往日宁。”这是2008年7月9日李朗红第一次手术前作的一首小诗,他面对长达五个小时的手术对妻子开玩笑说:“我在里面睡一个长觉就行了!”手术结束后,当人们打电话问候他,却又不知该怎样劝慰他时,他却斩钉截铁地说:“这点小病想打倒我,别想用不了几天我就好了。”

为尽快恢复身体,手术几天后他便下地恢复锻炼。根据病情需要,医生建议他把排出体外的胆汁喝下去,他毫不犹豫地说,我喝按照医生要求一次次把苦涩的胆汁咽下去。病魔无情地发展着,在北京301医院,他的幽门下了支架不能进食,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对前来看望他的领导,他这样“汇报”自己的病情:“我7月4日拿到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的检查报告……8日做了皮试,9日插管了;手术前一天,家属到医院签字,算‘核准’了;9日下午正式开工”,主治医生是全国一流的,我在手术台上睡了一觉,一切都顺利完成了,工期短,质量高……”听听如果不是身上布满的各种管子,也许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刚刚做完大手术的病人

7月11日上午,手术结束仅34小时,他竟然在身上别着胃液、胆汁、腹液和尿液等各种排管的情况下,强烈要求下地走路锻炼,他以坚强的毅力和对生命强烈的渴望,缓缓地绕护士站“走”了5圈约300米,这在北京301医院是罕见的,医生护士都感到异常震惊

他刚刚可以吃东西的时候,医生说只能吃流食才易消化,然而他康复心切,第一顿饭就一直盯着餐车上的鸡蛋向护士讨要:“给我一个鸡蛋吃吧,我太饿了,我跟别的病人不一样,你看我走得多精神。”护士没办法,给了他一个鸡蛋。

在医院里的每一天,他都想着如何加强锻炼、加强营养、早日康复,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上,每天念叨着的还是工作上的事儿。手术后,他不顾个人安危和劝阻,挂着胆汁引流袋,带队考察宁德核电公司检修队伍的资质,为促进电力检修队伍与核电检修工作的结合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很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病魔。康复中的每一个环节他都坚持挺住,不言放弃。出院后他坚持每天走路锻炼,每天拉小提琴。后来走不动了,就开始练气功;再后来小提琴也拉不动了,直到什么也做不成了他才坐着,此时他依然是能坐着就决不躺着……

面对着日益瘦小的身体,他自我解嘲说:“我是一个人体活标本。”元旦过后,他滴水不能进了,由于空气干燥,他要求把嘴唇贴上胶布,并风趣地说:“给我贴个封条”。一个生命受到病魔如此残酷地摧残,他却一直那样的乐观,没有掉过一滴泪水,没有叫过一声痛,没有对生命有过一丝一毫的抱怨和放弃,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09年农历大年三十,他坚持观看完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也许他已经预感到这是最后一次看春晚,一直挺到了零点钟声敲响

2009年1月27日16时50分,李朗红怀着对生命的无限渴望、怀着对事业的拳拳忠诚、怀着对核电的无尽挂念,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噩耗传来,许多人失声痛哭。直到这时,人们才知道他20年前曾做过直肠癌手术。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无不感佩他崇高的人生境界和追求,倾诉着无尽的思念。

2009年2月2日,北京八宝山公墓,在李朗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上,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翟若愚向李朗红遗体三鞠躬。福建省、宁德市政府,福安市、福鼎市政府、人大,中广核集团,华北电科及福鼎市秦屿镇备湾自然村等纷纷派代表参加他的追悼会并发来唁电,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大唐国际发电公司、宁德发电公司、宁德核电公司那些昔日与他共同战斗的伙伴们一个个哭成了泪人,一个个花圈、一幅幅挽联,无尽地述说着人们对李朗红同志的无限哀伤和挽留之情!

福鼎市核电筹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周瑞成说:“他走了的这些天,我几次都梦见了他,他微笑着坐在会议室的最后一排。他精力那么充沛,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想不通啊他的个人魅力和感召力,他的忘我工作精神,让我们受用终生。”说到这儿,周瑞成泣不成声。

2009年3月6日,大唐国际发电公司党组作出决定,追授李朗红同志为模范共产党员;3月9日,大唐集团公司党组作出决定,在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向李朗红同志学习的活动。3月25日,集团公司党组正式下发了向李朗红同志学习的文件。一个向模范共产党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好干部李朗红同志学习的高潮正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系统各企业中掀起。什么叫一个纯粹的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李朗红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全部忠诚和实际行动书写了平凡而伟大的人生答卷。

图片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9 19: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