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行时|国源公司:“三能”改革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来源:国源公司 作者: 日期:2025-08-06

作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基层联系点和“双百行动”重要参与企业,国源公司勇担改革探路先锋使命,以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为核心,聚焦“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三大关键机制,纵深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有效凝聚了发展合力、激发了内生活力、提升了经营效益,不仅擦亮了集团公司煤炭板块的“国源名片”,更成为能投公司建设现代化一流能源企业可借鉴、可推广的改革新典范。

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全覆盖、高标准、强约束

国源公司以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为“牛鼻子”,推动管理机制全面升级。全面覆盖,穿透到底。8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100%签订聘任协议和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并将管理要求穿透延伸至区队班组长,打通价值创造“最后一公里”,实现“人人都是经营者,个个肩上有指标”。目标高定,指标硬化。业绩目标设定坚持“跳一跳、够得着”,指标评价能定量不定性,显著提高合格线与底线。加大关键指标权重(职能部门经营类指标≥50%,关键经营指标权重值≥20%),考核评价严格遵循“上封顶、下不保底”原则。刚性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强业绩导向的契约化考核机制,严格执行考核结果强制分布,并强化结果运用,确保考出压力、考出动力、考出活力。

人才机制创新:精准引育、大胆使用、动态优化

国源公司创新用人机制,激活人才“一池春水”。“引留”并举,抢占人才高地。“引”有力度,提供最高5万元的一次性签约补贴,吸引优质毕业生。“留”有温度,取消见习期,试用期缩短至6个月,试用期工资上浮20%。矿业主体专业本科/硕士毕业生转正即定岗助理技术员。2025届招聘计划完成率100%,较2024年提升35个百分点,招聘质量实现“量质双升”:985/211院校毕业生实现“零的突破”,省属重点院校占比由25%跃升至56%。年轻干部“压担子,给舞台”。践行“以奋斗者为本、让奋斗者出彩”理念,构建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将挂职锻炼作为关键环节,为有为者提供“主战场”,促进“短时间、多业务、快成长”。挂职考核“优秀”/“称职”者,在后续干部竞选中分别直接加10分/5分。近三年提拔干部38人,80后占95%,中层干部中80后占72%、85后占54%、90后占15%,年龄结构显著优化。打破壁垒,畅通职业发展。取消僵化岗位层级,推行岗位系数管理,打破“铁交椅”。常态化开展内部竞聘,落实“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破除“唯经历论”,本科满5年、硕士满3年即具中层竞聘资格,鲜明树立“有为就有位”导向。内部市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设立内部人才市场中心,对因健康、年龄或考核不称职等无法胜任原岗员工进行集约化管理。引入内部模拟市场机制,工资采用“基础生活费+工作包报酬”,按任务取酬,实现员工常态化、市场化进出流转。

分配机制革新:强激励、硬约束、共命运

国源公司深化分配改革,构建企业与骨干员工命运共同体。工资总额与价值创造强挂钩。坚持精益管理与成本领先,对生产紧密相关单位(掘进-回采-运输-洗选-销售等)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工资结算。优化职能部室工资结构,取消薪点制,实行岗位系数管理。岗位系数仅关联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由部门负责人根据业绩表现二次分配,彻底打破“大锅饭”,实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以绩取酬”,让员工“躺不平、不敢躺”。“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提效能。深刻认识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命根子”,建立空编奖励机制。根据部门编制及配置情况,按缺员人数50%设置缺员激励工资,强力驱动部门减员增效,确保“不养闲人”,持续提升劳动生产率。全员绩效与公司命运深度捆绑。建立公司-部门(区队)-员工三级业绩考核结果强制分档机制(卓越、优秀、称职、需改进、不称职五档)。部门分档数量取决于公司业绩,员工分档数量取决于部门业绩,并按类别(副总师、生产区队、生产职能部门、经营管理部门)强制分布。绩效工资联动浮动:卓越上浮10%,需改进下降20%,不称职下降40%,年度收入差距最大可达2.75倍,充分体现强激励硬约束。

以“三能”机制为核心的三项制度改革,有效破解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了全要素活力,为能投公司系统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生动的“国源实践”和宝贵的“国源经验”。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8-06 09:50:10